为春景而消瘦,怎能再忍受,环绕西湖的尽是垂柳。我独自凝望烟雾外的山峦,还记得与你在西湖上携手同游。你回去不久,鲜花就已纷纷凋零,落满千亩之地。一叶扁舟在水波上轻盈漂荡,经过三十六处离宫,引得游人频频回首。
还有那画船上有人用障扇遮面,青楼女子手持团扇,相互映衬,人们争相比美。女子头上的翠翘首饰光彩流转,喜爱涂抹宫黄,正是如今这般时节。伤春之情一如往昔,心中那一缕春愁如酒般荡漾。我将这情感写入吴丝弦乐中自己弹奏。试问谁能理解这乐曲中的心意,还有那花前的友人。
1. 姜夔是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词多写个人身世飘零和相思离别之情,风格清空骚雅。
2. 角招是词牌名,姜夔自度曲,有独特的格律和音韵要求。
3. 宫黄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妆容装饰,在唐宋时期较为流行。
4. 吴丝在诗词中常用来指代琴弦,体现了吴地丝绸文化在文学中的体现。
- 角招:词牌名。
- 岫:山峦。
- 香红:指花朵。
-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轻盈,这里指船在水上行驶轻盈。
- 离宫: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殿。
- 翠翘:女子头上的一种首饰。
- 宫黄:古代妇女额间涂饰的黄色颜料。
- 吴丝:指琴弦,吴地以产丝著名,故云。
从整体来看,这首《角招》是姜夔的一首抒情佳作。它以景起笔,通过对西湖春景的细致描绘,营造出一种感伤的氛围。词人在写景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回忆,使景与情相互交融。上阕的写景既有眼前之景,又有回忆之景,通过时空的转换,加深了情感的表达。下阕则从写景转向写人,以西湖上热闹的游人景象反衬自己的孤独寂寞。最后词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乐曲中,却又发出“问谁识、曲中心,花前友”的感慨,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孤独和对知音的渴望。学习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姜夔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同时也能了解到南宋时期的文化和审美特点。
这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上阕描绘了西湖的春景,从垂柳、烟外岫到落花、凌波扁舟,展现出一幅美丽却又略带凄凉的画面。“为春瘦”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则点明了怀人之情,回忆与友人同游的美好时光。“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既有对时光匆匆、美好消逝的感慨,也可能暗示着友人离去后自己内心的孤寂。
下阕转而描写西湖上的游人,画船、青楼女子的争奇斗艳与上阕的春景形成对比,更衬托出词人的伤春之情。“翠翘光欲溜,爱著宫黄,而今时候”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妆容,却也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如酒”将词人的伤春之情具象化,如酒般荡漾在心中。最后“写入吴丝自奏。问谁识、曲中心,花前友”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希望有人能理解他乐曲中的心意。
姜夔一生未仕,常往来于江淮湖杭之间,过着清客的生活。这首《角招》具体创作背景虽难以确切考证,但从词中伤春、怀人等情感来看,可能是他在西湖游览时,触景生情,回忆起与友人的过往,有感而发所作。当时他或许看到西湖春景的变化,感慨时光流逝、友人分离,从而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