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殿临赴黄岗终日怀旧翻送客,春风祖席南城陌。
便莫惜离觞频卷白。
动管色,催行色;动管色,催行色。
何处投鞍风雨夕?临水驿,空山驿;临水驿,空山驿。
纵明月相思千里隔。
梦咫尺,勤书尺;梦咫尺,勤书尺。
送范殿临赴黄岗终日怀旧翻送客,春风祖席南城陌。
便莫惜离觞频卷白。
动管色,催行色;动管色,催行色。
何处投鞍风雨夕?临水驿,空山驿;临水驿,空山驿。
纵明月相思千里隔。
梦咫尺,勤书尺;梦咫尺,勤书尺。
整日思念着旧友,却反而要送别新的行人,在春风中于南城陌上设下饯行的宴席。
请别吝惜这离别之酒,频频举杯畅饮吧。
管乐声声,催促着行人启程;管乐声声,催促着行人启程。
风雨交加的夜晚,你将在何处停宿?是临近水边的驿站,还是空寂山间的驿站;是临近水边的驿站,还是空寂山间的驿站。
纵然相隔千里,我们也能共对明月寄托相思之情。
梦中相见仿佛近在咫尺,更要勤于书信往来;梦中相见仿佛近在咫尺,更要勤于书信往来。
1. 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宋著名词人,其词风格多样,善于化用前人诗句,有《东山词》传世。
2. 送别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题材,多表达离别时的不舍、对友人的祝福或对未来相见的期盼。
3. 祖席: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设宴送行的礼仪,后来泛指饯行的宴席。
4. 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官员往来及商人旅途中歇宿、换马的场所,是古代交通和通讯的重要设施。
5. 反复手法:在诗词中重复使用某些词句,以增强语势、突出情感或强调某种意思,是诗词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6. 琴调:是词的曲调名,词最初是配合音乐演唱的,不同的曲调有不同的格律和声情。
《琴调相引》是贺铸送别友人时所作的一首词,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致描绘和对友人旅途的想象,生动地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开篇"终日怀旧翻送客,春风祖席南城陌",既点出了送别之事,又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惆怅。"怀旧"本已令人伤感,如今又要"送客",更添一层愁绪。在春风和煦的日子里,于南城陌上设下饯行宴席,本该是赏心悦目的场景,却因离别而蒙上了伤感的色彩。
"便莫惜离觞频卷白"一句,是作者劝友人畅饮的话语,看似洒脱,实则蕴含着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随后"动管色,催行色"的重复,形象地描绘出管乐声声中,友人即将启程的情景,"催"字点明了时间的无情和离别之不可避免。
下片转而想象友人的旅途,"何处投鞍风雨夕?临水驿,空山驿",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在风雨之夜何处栖息的担忧,反复提及"临水驿"、"空山驿",更显旅途的孤寂与艰辛。
最后,"纵明月相思千里隔。梦咫尺,勤书尺"则抒发了对日后相思之情的慰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明月传递思念,梦中相见仿佛近在咫尺,更要勤于书信往来以解相思之苦,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友谊长存的期盼。
整首词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反复的句式增强了感染力,将送别时的不舍、担忧与期盼刻画得淋漓尽致,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佳作。
这首词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结构精巧,情感层层递进。上片从饯别场景入手,描绘了春风中送别友人的情景,"终日怀旧翻送客"一句,将怀旧与送别交织,点明离别之愁。"便莫惜离觞频卷白"则以劝酒的方式,表达了珍惜相聚时光的情感。
其次,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化情感表达。"动管色,催行色"和"临水驿,空山驿"以及"梦咫尺,勤书尺"的重复,不仅形成了音韵上的美感,更突出了离别时的不舍、对友人旅途的担忧以及对日后相思的期盼,使情感表达更为强烈。
再者,意境深远,情景交融。词中通过"春风"、"风雨夕"、"明月"等意象,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将离别之情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使情感的抒发更加含蓄而深沉。
最后,语言质朴而情深。全词语言通俗易懂,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将送别时的复杂心绪刻画得细致入微,令人感同身受。
这首词是贺铸为送别友人范殿临前往黄岗任职而作。贺铸是北宋著名词人,其词风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篇。此词为送别题材,通过描绘饯别场景和对友人旅途的想象,抒发了深厚的惜别之情。
从词中内容来看,当时正值春季,作者在南城郊外为友人设下饯行宴席。宋代文人之间交往频繁,送别是常见的社交场景,也成为诗词创作的重要题材。词中反复的句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其旅途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