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南渡

贺铸 〔宋朝〕

(感皇恩)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

罗袜尘生步,迎顾。

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

细风吹柳絮,人南渡。

回首旧游,山无重数。

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

断魂分付与,春将去。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汀洲上长满了兰芷,空中游丝纵横交错。她轻盈地走来,脚步带起微尘,边走边回头顾盼。她整理着发髻,皱着眉头,含情脉脉却难以言语。微风轻轻吹着柳絮,她朝着南方离去。

回首旧日的游玩之地,山峦层层叠叠。那花丛深处的朱门大户,如今在哪里呢?半黄的梅子挂满枝头,傍晚时分,一帘稀疏的雨幕落下。我将这断肠的愁绪托付给即将离去的春天。

1. 词牌:《人南渡》又名《感皇恩》,是词牌名,有固定的格律和曲调。

2. 用典:“罗袜尘生步”化用曹植《洛神赋》的典故,增添了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3. 借景抒情:词人通过描写兰芷、游丝、柳絮、山峦、朱户、梅子、疏雨等自然景物,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情与景相互交融,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4. 贺铸:北宋词人,其词风格多样,兼具婉约与豪放的特点,作品多抒发个人的身世之感和相思之情。

  • 兰芷满汀洲:汀洲,水中或水边的平地。兰芷,香草名,这里描绘环境的美好。
  • 游丝横路:游丝,在空中飘荡的蛛丝,常象征着思绪的飘忽。
  • 罗袜尘生步:化用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 整鬟颦黛:整鬟,整理发髻;颦黛,皱眉,表现女子忧愁的神情。
  • 半黄梅子:梅子快要成熟,呈现半黄的颜色,暗示季节。

这首词是贺铸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打动了无数读者。从内容上看,它讲述了一段令人难忘的情感故事,通过对相遇、离别和追忆的描写,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从艺术手法上看,词人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用典等,使词的内涵更加丰富,情感更加深沉。

在学习这首词时,我们可以先从整体上把握词的意境和情感基调,然后再仔细品味每一句的含义和用词的精妙之处。同时,了解贺铸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词的深层含义。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词人的作品进行比较,进一步体会贺铸词的独特风格。

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优美而略带惆怅的相遇画面。开篇“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以景起兴,营造出一种迷离、幽美的氛围,为女子的出场做铺垫。“罗袜尘生步,迎顾”,生动地刻画了女子轻盈的步态和含情的顾盼,给人以灵动之感。“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细腻地表现了两人相见时欲言又止的深情,将那种含蓄的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细风吹柳絮,人南渡”,以景语作结,既点明了女子离去的方向,又烘托出一种凄清、惆怅的氛围。

下阕则转入对旧日情景的追忆和对如今的感慨。“回首旧游,山无重数”,通过对山峦重重的描写,暗示了时光和空间的阻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花底深朱户,何处?”以疑问的语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失落。“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再次以景衬情,用半黄的梅子和傍晚的疏雨,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哀愁。最后“断魂分付与,春将去”,将自己的断肠之愁托付给即将离去的春天,把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悲痛。

整首词情景交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经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贺铸一生仕途坎坷,他的词作多抒发个人的身世之感和相思之情。这首《人南渡》可能是他在经历一段情感波折后所作,通过对往昔相遇场景的回忆和如今物是人非的感慨,表达了他内心的惆怅和失落。也有可能是借景抒情,以春天的离去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寄托自己对时光流逝、理想破灭的哀伤。

作者信息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古诗数量:1141名句数量: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