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孱。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孱。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我被贬到楚地的最南端,这里山水极其艰险。徒步登上最高处的法华寺,心情闲散放任着自己的疏懒愚顽。寺西地势陡然垂直而下,仿佛要俯瞰人间。但又好像身处幽深的山谷,草木遮蔽难以攀登。我命童仆随意地砍伐清理,在断山上修建房屋。这亭子像分割清浊一样分明,又像飘在云间。远处的山峦攒聚着众多山顶,清澈的江水环绕着清幽的水湾。夕阳照着轩廊落下,归巢的鸟儿在我返回时飞过。荷花绽放出美丽的色彩,筼筜竹留下了清雅的斑纹。精神舒展摆脱了束缚,心情畅快忘掉了幽禁的困境。被贬放逐已久身心枯槁,到如今才露出笑颜。赏心的事难以长久停留,离别的念头涌上心头。向北遥望与亲人相隔,向南眺望混杂着夷蛮之地。把这些都放在一边不再说,暂且享受这片刻的悠闲。
1.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他的文学作品风格多样,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尤为著名。
2. 永州是柳宗元被贬之地,他在此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如《永州八记》等,这些作品对后世山水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的作品,反映了他在困境中复杂的心境。从诗歌内容来看,我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首先,开头四句交代了自己被贬到偏远之地,来到法华寺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接着,描写了西亭的地势和修建过程,展现了他在艰苦环境中积极作为的态度。然后,描绘了西亭周围的美景,这部分是诗歌的精华所在,通过对山水、夕阳、荷花等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诗人暂时忘却了烦恼,心情得到了舒缓。然而,诗歌的结尾又回到了现实,离别的愁绪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涌上心头,使他不得不面对被贬的残酷现实。从艺术特色上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得十分娴熟。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山水描写之中,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内心的起伏变化。同时,诗中的一些比喻和描写也非常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以修建法华寺西亭为线索,描绘了永州山水的奇险与清幽。开篇叙述自己被贬到偏远之地,为下文的写景和抒情奠定了基调。接着描写了修建西亭的过程以及西亭周围的壮丽景色,如“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宁静。诗人在赏景中暂时忘却了被贬的痛苦,“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孱”,体现了他对自由和闲适的向往。然而,结尾处又流露出离别的哀愁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使诗歌的情感更加复杂深沉。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此诗创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柳宗元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他寄情山水,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和抒发内心感慨的诗文。法华寺西亭是他在永州时所建,这首诗便是他修建西亭后有感而发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