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岁暮

柳宗元 〔唐朝〕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隐居在山郭之外,岁末之际惊觉自己如此孤独。野外遥远的地方传来樵夫的歌声,庭院空旷,燃烧后的灰烬飘落。世间的纷扰因世事而渐渐远离,内心的赏趣也随年岁而淡薄。默默无言又能做什么呢,只能让今天和昨天一样虚度。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他的诗歌风格清峭幽僻,多抒发被贬后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郊居岁暮》体现了他诗歌中常有的孤寂、哀怨的情感基调。

  • 屏居:隐居。
  • 负山郭:背靠山城。
  • 离索:离群索居,孤独。
  • 野迥:野外遥远的地方。
  • 烧烬:燃烧后的灰烬。
  • 世纷:世间的纷扰。
  • 心赏:内心的赏趣。

这首诗的首联点明了诗人隐居的地点和岁末孤独的感受。颔联描绘了郊居的自然景象,以动衬静,更显环境的冷清。颈联则从外在的环境过渡到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和自身心境变化的感慨。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时光流逝中无所作为的遗憾和无奈。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岁暮郊居生活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被贬后的复杂心境和人生感慨。

全诗以景衬情,通过描绘岁暮郊居的冷落景象,如“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事的无奈。“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因被贬而远离尘世纷扰,却也失去了往日赏趣的复杂心境。最后“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直接表达了诗人在时光流逝中无所作为的感慨和苦闷。

此诗为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期所作。柳宗元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的郊野居住期间,他远离政治中心,生活孤寂,这首诗便是他在岁末时感慨自己处境和心境的作品。

作者信息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古诗数量:259名句数量: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