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背戏

柳宗元 〔唐朝〕

长安新技出宫掖,喧喧初遍王侯宅。

玉盘滴沥黄金钱, 皎如文龟丽秋天。

八方定位开神卦,六甲离离齐上下。

投变转动玄机卑,星流霞破相参差。

四分五裂势未已, 出无入有谁能知。

乍惊散漫无处所,须臾罗列已如故。

徒言万事有盈虚,终朝一掷知胜负。

修门象棋不复贵, 魏宫妆奁世所弃。

岂如瑞质耀奇文,愿持千岁寿吾君。

庙堂巾笥非余慕,钱刀儿女徒纷纷。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长安城里新出现的技艺从宫廷中传出,喧闹声最初在王侯府邸中传遍。玉盘里金晃晃的铜钱滚落,好似文龟在秋空中闪耀。铜钱按八方定位摆开形成神卦,就像六甲整齐地排列上下。投掷转动中暗藏着微妙的机巧,如流星划过、云霞破碎般参差不齐。铜钱四分五裂的态势不停,从无到有谁能知晓其中奥秘。乍一看铜钱散乱得不知去向,转眼间又整齐罗列一如当初。空说万事都有兴衰成败,整日掷钱就可知道胜负。从前修门的象棋不再受重视,魏宫的妆奁也被世人抛弃。哪比得上这瑞物闪耀着奇异的纹路,愿用它为君王祝寿千年。我对朝堂上的那些事务并无羡慕之心,那些为钱财忙碌的人真是庸庸碌碌。

1. 龟背戏是唐朝时期从宫廷流传到民间的一种游戏。

2. “六甲”在古代是天干地支相配计算时日的一种方式。

3. 诗中提到的“修门象棋”和“魏宫妆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事物。

  • 宫掖:宫廷。掖,掖庭,宫中的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
  • 滴沥:形容铜钱滚落的声音。
  • 文龟:有花纹的龟,这里形容铜钱排列的形状。
  • 八方定位:指铜钱按照八个方位摆放。
  • 六甲:古代用天干地支相配计算时日,其中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称为六甲。这里可能指铜钱排列的某种样式。
  • 离离:整齐的样子。
  • 投变转动:指投掷铜钱后转动变化的过程。
  • 玄机:深奥微妙的义理、诀窍。
  • 修门象棋:可能指某种古代的棋类游戏。
  • 魏宫妆奁:指魏宫中的梳妆用品等,这里可能象征过去的一些事物。
  • 瑞质:吉祥的质地,指龟背戏所用的物品。
  • 巾笥:盛衣物的箱子,这里可能指代朝廷的一些事务。
  • 钱刀:泛指钱财。

这首诗以龟背戏为主题,通过对游戏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一种娱乐风尚。诗人先是描绘了龟背戏从宫廷到民间的传播,体现出其新奇和受欢迎的程度。在描写游戏过程时,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想象,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铜钱在玉盘里滚动、变化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比龟背戏和过去的事物,暗示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喜好的变化。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不羡慕朝堂事务,对为钱财忙碌的人持一种不屑的态度。这可能与柳宗元自身的经历和思想有关,他在政治上遭遇挫折,或许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的超脱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龟背戏的游戏过程和热闹场景。开篇点明龟背戏从宫廷传出后在王侯府邸的盛行,引起读者兴趣。中间部分详细描写了铜钱在游戏中的各种变化,如“投变转动玄机卑,星流霞破相参差”,将铜钱的转动和变化描写得十分生动形象,展现出游戏的奇妙和不可捉摸。“四分五裂势未已,出无入有谁能知”则进一步强调了游戏的不确定性。诗的后半部分将龟背戏与过去的象棋、魏宫妆奁等作对比,突出了龟背戏的新奇。最后诗人表明自己对朝廷事务和钱财的态度,体现出一种超脱的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唐朝时期。龟背戏可能是当时从宫廷流传到民间的一种新游戏,在王侯贵族间盛行。柳宗元看到这种游戏在社会上的流行景象,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他可能借龟背戏来反映社会的一些现象和自己的人生态度。

作者信息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古诗数量:259名句数量: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