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色既成象,卿云示国都。
九天开秘祉,百辟赞嘉谟。
抱日依龙衮,非烟近御炉。
高标连汗漫,迥望接虚无。
裂素荣光发,舒华瑞色敷。
恒将配尧德,垂庆代河图。
设色既成象,卿云示国都。
九天开秘祉,百辟赞嘉谟。
抱日依龙衮,非烟近御炉。
高标连汗漫,迥望接虚无。
裂素荣光发,舒华瑞色敷。
恒将配尧德,垂庆代河图。
画作上色彩已经绘成了景象,那祥瑞的卿云展示于国都之中。九重天上开启了神秘的福祉,众多官员都在称赞美好的谋略。卿云环绕着太阳,仿佛依偎在帝王的龙袍旁,那非烟般的祥瑞之气接近着御用的香炉。它的高标连接着广漠的天际,远远望去与虚无的太空相接。画卷展开,荣光焕发,展现出绚丽的色彩。它常常可以与尧帝的仁德相匹配,它带来的祥瑞将会替代河图流传下去。
省试是唐代科举考试的重要环节,通过省试的考生有机会进入仕途。庆云在古代文化中是祥瑞的象征,常被用来比喻太平盛世、帝王仁德等。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符号,代表着天地间的神秘秩序和祥瑞。
这首诗以观庆云图为契机,将艺术作品中的景象与现实的政治和文化内涵相结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将庆云描绘成一种祥瑞的象征,与帝王的仁德和国家的福祉联系在一起。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将庆云比作依偎在龙袍旁的祥瑞之物,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文化意义上看,这首诗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国家繁荣和帝王仁德的期盼,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祥瑞文化的重视。
这首诗描绘了庆云图所展现的祥瑞之景,充满了对国家和帝王的赞美。诗的开篇点明画作呈现出卿云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祥瑞的基调。接着描述了庆云所象征的福祉以及群臣的赞誉,体现出一种宏大的政治氛围。“抱日依龙衮,非烟近御炉”将庆云与帝王紧密联系,凸显其祥瑞与尊贵。诗中对庆云的描写气势恢宏,如“高标连汗漫,迥望接虚无”,展现出庆云的高远与神秘。最后将庆云与尧德、河图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其祥瑞和重要意义,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辞藻华丽,对仗工整,体现了柳宗元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省试的认真态度。
省试是唐代由尚书省主持举行的考试。这首诗是柳宗元参加省试时所作。省试通常会给定一个题目,考生需要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创作。此诗围绕观庆云图展开,展现考生的才华和对祥瑞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