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悠闲自在地对着阳光安眠,将这份闲适当作能与地仙相比的境界。
作诗的兴致有茶来助其清爽,药的效力有酒能助其发挥。
风吹碎了竹林间的阳光,露水照亮了池底倒映的天空。
同年考中的你我未能一同隐居,只因缺少买山归隐的钱财。
1. 唱和诗:古代诗人相互酬答的诗歌,刘禹锡与白居易之间有大量唱和诗,体现了他们的深厚友谊和文学交流。
2. 地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住在人间的仙人,常用来形容生活自在、逍遥快活的人。
3. 同年:在科举制度中,同一年考中进士或举人等的人互称同年,刘禹锡与白居易同登进士第,故以同年相称。
4. 买山钱: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后用来指代归隐山林所需的费用,这里体现了古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5. 颈联对仗:诗中“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意境优美,是唐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
《酬乐天闲卧见寄》是刘禹锡回应白居易的一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真挚情感。我们先从题目来看,“酬”是酬答的意思,表明了这首诗的性质是回应友人之作。
开篇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悠闲晒太阳睡觉的场景,并用“地仙”来比喻这种闲适,让我们立刻感受到诗人当时轻松自在的心境。接着,诗人写了喝茶有助于激发诗兴,喝酒能帮助药力发挥,这些日常小事被诗人写入诗中,显得格外亲切,让我们看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热爱。
再看中间两句写景的诗,“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这两句非常有画面感。风穿过竹林,把阳光都吹得破碎了;露水亮晶晶的,使得池底像天空一样清澈明亮。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展现了他高超的写景技巧。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和白居易虽然是同年,但没能一起归隐的遗憾,原因是缺少买山的钱。这里既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友情,也流露出古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带点现实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朴实,却充满了生活情趣和真情实感,让我们感受到了刘禹锡在经历仕途起伏后,对闲适生活的珍惜和对友情的看重。
全诗描绘了闲适自在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享受以及对归隐的向往。首联“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开篇点题,直接写出悠闲的状态,把这份闲适比作能与地仙相比的境界,尽显洒脱。颔联“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茶助诗兴,酒助药功,充满生活气息,也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颈联“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风吹竹动、阳光破碎,露水晶莹、池映天空,画面感极强,用词精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尾联“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由景入情,抒发了与友人未能一同归隐的遗憾,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带有一丝无奈,使诗歌情感更为丰富。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幽闲适,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佳作。
这首诗是刘禹锡酬答白居易《闲卧寄刘同州》的作品。刘禹锡与白居易同为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两人交情深厚,常有诗歌唱和。当时两人都经历了仕途的波折,对闲适生活有着一定的向往。白居易写了一首描述自己闲卧生活的诗寄给刘禹锡,刘禹锡便以此诗回应,抒发自己对闲居生活的感受以及未能与友人一同归隐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