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令狐相公春日言怀见寄

刘禹锡 〔唐朝〕

前陪看花处,邻里近王昌。

今想临戎地,旌旗出汶阳。

营飞柳絮雪,门耀戟枝霜。

东望清河水,心随艑上郎。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以前我们一同赏花的地方,与王昌的住处相近。如今想来你身处征战之地,旌旗飘扬在汶阳。军营中柳絮纷飞如同雪花,营门处戟枝闪耀好似寒霜。我向东眺望清澈的河水,心也随着那船上的你一同远去。

1. 刘禹锡是唐朝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豪迈洒脱,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2. 酬和诗是古代文人之间相互应答的一种诗歌形式,通常是一方先作诗表达某种情感或观点,另一方以诗回应,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 古诗中常常运用对比手法,如本诗中的今昔对比,通过过去的闲适与现在的紧张进行对比,更能突出情感的变化和主题的表达。

  • 令狐相公:指令狐楚,当时任天平军节度使。
  • 王昌:古代美男子,后泛指美男子。这里可能是指居住之地附近有美好的地方或人。
  • 临戎:亲临战阵,指身处军事活动中。
  • 汶阳:地名,在今山东泰安西南一带。
  • 艑(biàn):大船。

这首诗是刘禹锡与友人令狐楚情感交流的体现。从内容上看,它围绕着回忆与

首联“前陪看花处,邻里近王昌”,回忆往昔与令狐楚一同赏花的美好时光,“近王昌”营造出一种美好、诗意的氛围,暗示当时生活的闲适惬意。颔联“今想临戎地,旌旗出汶阳”,笔锋一转,从回忆拉回到现实,想象友人如今身处征战之地,旌旗飘扬,展现出一种壮阔而紧张的场景,体现出友人职责的重大和所处环境的变化。颈联“营飞柳絮雪,门耀戟枝霜”,描绘了军营中的景象,柳絮纷飞如雪花,戟枝闪耀似寒霜,以景衬情,既写出了春日军营独特的景色,又暗示了军事生活的冷峻和严肃。尾联“东望清河水,心随艑上郎”,诗人向东眺望清澈的河水,心随着船上的友人一同远去,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动人。整首诗通过今昔对比,既回忆了过去的美好,又关注到友人当下的处境,情感丰富且深沉。

此诗是刘禹锡酬答令狐楚春日言怀之作。令狐楚在春日写信表达自己的情怀,刘禹锡便以这首诗回应。当时令狐楚在汶阳一带任职,可能处于军事活动的环境中,刘禹锡通过诗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

作者信息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古诗数量:925名句数量: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