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喜相遇同州与乐天替代

刘禹锡 〔唐朝〕

旧托松心契,新交竹使符。

行年同甲子,筋力羡丁夫。

别后诗成帙,携来酒满壶。

今朝停五马,不独为罗敷。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过去我们就有着像松树一样坚贞的情谊,如今又因新的官职而有了新的交往。我们年龄相同,可我却羡慕你还有着壮年人的体力。分别之后你写的诗已集成了卷帙,还带着满满一壶酒前来。今天停下这五马之车,可不只是因为美人罗敷啊。

1. “松心契”体现了古人对友情坚贞的一种比喻表达。

2. “竹使符”反映了古代的官职任命制度。

3. “五马”在古代是太守的代称,这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典故。

4. 罗敷是古代美女的代表形象,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 松心契:指像松树一样坚贞不渝的友情。
  • 竹使符:汉代分与郡国守相的信符,用竹箭制成,上刻文字,剖分为二,右留京师,左给郡国。这里指新的官职任命。
  • 行年:指年龄。
  • 甲子:这里指年龄相同。
  • 五马:汉代太守乘坐的车用五匹马驾辕,后来用“五马”指代太守。
  • 罗敷:古代美女名,这里泛指美人。

这首诗是刘禹锡与好友白居易相逢时的酬唱之作。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这种情谊不仅有过去的积累,还有新的生活经历所带来的新内涵。诗中既有对岁月的感慨,也有相聚时的欢乐。通过对诗中字词和典故的理解,我们能更好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和古代文化的魅力。例如“松心契”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其坚贞的期许;“竹使符”则让我们了解到古代的政治制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是刘禹锡诗歌中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首联“旧托松心契,新交竹使符”,点明了两人既有深厚的旧情,又因新的官职任命有了新的交集,体现出友情的延续和发展。颔联“行年同甲子,筋力羡丁夫”,感慨两人年龄相同,但自己体力不如对方,流露出岁月流逝的感慨。颈联“别后诗成帙,携来酒满壶”,描绘出两人分别后都有丰富的创作,见面时还带着美酒,表现出相聚时的畅快和对彼此创作的欣赏。尾联“今朝停五马,不独为罗敷”,以幽默的笔触,说明停下官职事务相聚,不只是因为有美人(也可能指美好事物),更重要的是因为两人的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赞美,又有对时光的感慨,体现了刘禹锡诗歌的风格。

此诗是刘禹锡在同州与白居易相遇时所作。当时两人可能是因为官职交替等原因相聚。刘禹锡和白居易是好友,他们在文学上相互欣赏,常有诗歌唱和。此次相遇,他们交流彼此分别后的经历和创作,刘禹锡便写下这首诗来表达相逢的喜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信息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古诗数量:925名句数量: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