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令狐相公岁暮远怀见寄

刘禹锡 〔唐朝〕

别侣孤鹤怨,冲天威凤归。

容光一以间,梦想是耶非。

芳讯远弥重,知音老更稀。

不如湖上雁,北向整毛衣。

1. 古诗译文 5. 知识点 2. 古诗注解 6. 讲解 4. 古诗赏析 3. 创作背景

离别伴侣的孤鹤声声哀怨,冲天而起的威凤已然回归。

美好的容颜和光彩一旦相隔,梦中的情景让人分不清是真是假。

远方传来的美好音讯愈发显得珍贵,随着年岁增长,知音也变得更加稀少。

真不如那湖上的大雁,能够向北整理好羽毛准备归乡。

这首诗属于酬赠诗,是古代文人之间相互赠答的诗歌类型,往往用于表达友情、抒发情怀等。

诗中运用了多个意象,如“孤鹤”“威凤”“雁”等,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通过意象的运用可以使诗歌的表达更含蓄、更生动。

刘禹锡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沉稳凝重,又不失昂扬之气,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心境,在唐诗中占有重要地位。

令狐楚也是唐代重要的文学家,擅长骈文和诗歌,与当时许多文人都有交往,在文坛上有一定影响力。

诗歌的对仗较为工整,如首联“别侣孤鹤怨”与“冲天威凤归”,词性相对,结构相似,体现了唐诗注重格律和对仗的特点。

  • :以诗文相赠答。
  • 令狐相公:指令狐楚,唐代官员、文学家,与刘禹锡有交往。
  • 岁暮:年末,年底。
  • 远怀见寄:从远方寄来表达思念的作品。
  • 别侣:离开伴侣。
  • 孤鹤:孤独的鹤,常用来象征高洁、孤独的人。
  • :哀怨,怨恨。
  • 威凤:有威严的凤凰,象征贤才或高贵的人。
  • 容光:容貌风采,也指美好的时光。
  • 一以间:一旦隔开。
  • 是耶非:是还是不是,指难以分辨真假。
  • 芳讯:美好的音讯,指令狐相公的来信。
  • 远弥重:距离越远越发显得珍贵。
  • 知音:指理解自己的人。
  • 老更稀:年纪越大变得越稀少。
  • 北向:向北,此处可能暗指归乡的方向。
  • 整毛衣:整理羽毛,准备飞翔。

我们先来整体了解这首诗的脉络,它是刘禹锡回复令狐相公的一首酬赠诗。开篇用“孤鹤”和“威凤”两个形象,营造出一种对比鲜明的氛围,孤鹤的哀怨可能暗示着诗人自身的孤独或对离别的伤感,而威凤的归来则带来一丝希望或对友人的美好联想。

接着看颔联,诗人由外界的景象转到内心的情感,当美好的事物被隔开,连梦中的情景都变得模糊不清,这其实是在表达因距离而产生的思念之深,那种分不清现实与梦境的感觉,让我们能体会到诗人对友人的牵挂。

颈联是这首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芳讯远弥重”直接点出友人的来信虽然遥远,却更加珍贵,这是对友情的珍视;“知音老更稀”则道出了人生的一大感悟,随着年龄增长,真正理解自己的人越来越少,所以才更显这份情谊的可贵。

最后尾联,诗人说自己不如湖上的大雁,能向北整理羽毛准备归乡,这里面既有对归乡的渴望,也可能暗含着对当下处境的些许无奈,通过对大雁的羡慕,把这种情感委婉地表达出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词精炼,情感真挚,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对比,将对友人的酬答、对知音的珍惜以及自身的感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首联“别侣孤鹤怨,冲天威凤归”以孤鹤和威凤两个意象起笔,孤鹤的哀怨与威凤的归来形成对比,既可能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可能暗含对友人的某种期许或评价,意境开阔,引人深思。

颔联“容光一以间,梦想是耶非”由景及情,写因相隔而产生的对美好事物的思念与迷茫,将那种在梦中分不清真假的恍惚之感描绘得细腻真切,贴近人心。

颈联“芳讯远弥重,知音老更稀”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直接抒发对友人来信的珍视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远弥重”突出了情谊的深厚,“老更稀”则道尽了人生中知己难求的普遍境遇,情感真挚动人。

尾联“不如湖上雁,北向整毛衣”以湖上雁能北向整理羽毛准备归乡作比,表达了一种对归乡的向往或是对自在生活的羡慕,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余味悠长。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鲜明,语言凝练,将对友人的酬答、自身的感慨等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是刘禹锡为酬答令狐楚在岁暮时节从远方寄来表达思念的作品而作。刘禹锡和令狐楚都是唐代文坛上有一定地位的人物,两人之间有着交往。当时可能两人身处异地,时值年末,令狐楚寄来诗篇抒发思念之情,刘禹锡便以此诗回应。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刘禹锡可能有着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归乡等情感的流露,结合刘禹锡的人生经历,他曾多次被贬,辗转各地,在与友人的交往中,常常会借诗抒发自己的心境。

作者信息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古诗数量:925名句数量: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