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内署振雄词,今日东都结去思。
宫女犹传洞箫赋, 国人先咏衮衣诗。
华星却复文昌位,别鹤重归太乙池。
想到金闺待通籍,一时惊喜见风仪。
昔年内署振雄词,今日东都结去思。
宫女犹传洞箫赋, 国人先咏衮衣诗。
华星却复文昌位,别鹤重归太乙池。
想到金闺待通籍,一时惊喜见风仪。
过去您在内署时就以雄健的文辞闻名,如今在东都离任,百姓都对您满怀思念。宫女们至今还传颂着您如《洞箫赋》般优美的文章,国人早已吟咏着您如《衮衣诗》般的德政。您如华星般又回到了文昌位,似离群的仙鹤重新飞回太乙池。想到您回到金闺等待通籍入朝,大家一时间又惊又喜,想见您的风采。
1. 刘禹锡是唐朝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豪放洒脱,多有政治讽刺和哲理思考之作。
2. 诗中运用了典故,如“洞箫赋”“衮衣诗”等,使诗歌更具文化内涵和表现力。
3. 古代官员的官职变迁是常见的现象,诗中“再除本官归阙”体现了这种情况。
4. “文昌位”“太乙池”“金闺”等词语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指代朝廷或皇宫。
这首诗是刘禹锡送别友人李侍郎时所作。诗的开篇就对李侍郎的才华进行了肯定,说他过去在内署时就以文章著称。接着描述他在东都任职期间深受百姓的爱戴,离任后百姓对他十分思念。颔联通过具体的事例,如宫女传颂他的文章,国人吟咏他的德政,进一步突出他的影响力。颈联以“华星”“别鹤”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李侍郎回归朝廷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祝贺。尾联则想象众人见到李侍郎时的惊喜,从侧面表现出李侍郎的风采。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用典巧妙,既展现了刘禹锡的文学才华,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这首诗是对李侍郎的赞美与祝贺之作。首联回顾李侍郎过去在内署的文采,以及在东都任职时深得百姓爱戴。颔联通过“宫女犹传”和“国人先咏”,进一步强调其文章和德政的影响力。颈联运用“华星”“别鹤”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李侍郎回归朝廷的情景,表现出其身份的重要和回归的荣耀。尾联则想象众人见到李侍郎风采时的惊喜之情,侧面烘托出李侍郎的风采和威望。整首诗对仗工整,用典恰当,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其回归朝廷的欣喜。
具体创作背景可能已难以确切知晓,但从诗题来看,是刘禹锡在李户部侍郎从河南尹任上再次担任原来的官职并返回京城时所作。可能是为了表达对友人的送别和祝贺之情。刘禹锡与友人之间可能有一定的交情,在友人仕途变迁时写下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