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漏晨钟声欲绝,旌旗组绶影相交。
殿含佳气当龙首, 阁倚晴天见凤巢。
山色葱笼丹槛外,霞光泛滟翠松梢。
多惭再入金门籍,不敢为文学解嘲。
禁漏晨钟声欲绝,旌旗组绶影相交。
殿含佳气当龙首, 阁倚晴天见凤巢。
山色葱笼丹槛外,霞光泛滟翠松梢。
多惭再入金门籍,不敢为文学解嘲。
宫中计时的漏刻声和晨钟即将停歇,旌旗和官员的服饰影子相互交错。宫殿中蕴含着祥瑞之气,正对着龙首山;楼阁倚靠在晴朗的天空下,仿佛能看见凤巢。山色葱茏,在红色栏杆之外;霞光闪耀,映照在翠绿的松梢上。我很惭愧再次进入朝廷为官,不敢再像扬雄那样作《解嘲》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刘禹锡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意境雄浑,常常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政治理想。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用典等表现手法。“龙首”“凤巢”等词语不仅描绘了实际的景象,也蕴含着吉祥的寓意;“解嘲”则用了扬雄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以宫廷清晨的景象为切入点,先描写了宫廷中的各种声响和景象,让读者感受到宫廷的庄重与神秘。接着通过对宫殿和楼阁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庄严的氛围。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诗人自身的情感表达,“多惭”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再次获得任用的谦逊态度,“不敢为文学解嘲”则表明他不想像扬雄那样发牢骚,而是要谨慎行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整首诗体现了刘禹锡在政治上的成熟和稳重。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清晨的壮丽景象,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前两联通过描写禁漏钟声、旌旗组绶、宫殿佳气、楼阁凤巢等,展现了宫廷的神圣与威严。后两联则由景入情,“山色葱笼”“霞光泛滟”的自然美景进一步烘托出宫廷的祥瑞。最后诗人以“多惭”“不敢”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谨慎,暗示自己虽再次入朝为官,但不敢有丝毫懈怠。整首诗对仗工整,意境开阔,情感真挚。
刘禹锡一生历经多次贬谪与召回,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再次被召回朝廷任职之时。在阙下等待传点之际,他看到宫廷的庄严景象,有感而发写下此诗。此时他的心境或许既有对再次获得朝廷任用的感激,又有历经沧桑后的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