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园林初夏天,就中野趣在西偏。
蔷薇乱发多临水, 鸂鶒双游不避船。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白家唯有杯觞兴,欲把头盘打少年。
城外园林初夏天,就中野趣在西偏。
蔷薇乱发多临水, 鸂鶒双游不避船。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白家唯有杯觞兴,欲把头盘打少年。
城外的园林迎来了初夏时节,其中的野趣在西边更为突出。蔷薇肆意开放,大多临水而生,鸂鶒成双成对地游动,并不躲避游船。水底倒映的远山,山间的云朵洁白如雪,桥边平坦的岸上,青草如烟雾般朦胧。只有白居易有着饮酒作乐的兴致,还想着用头盘去打那些少年呢。
1. 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其诗歌风格豪放洒脱,寓意深刻。他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2. 牛僧孺是唐朝宰相、牛李党争中牛党领袖,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3.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4. 诗中的“和诗”是古代文人之间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通常是一方先创作一首诗,另一方按照原诗的题材、体裁和韵脚进行创作并回应。
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在游玩过程中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诗的前半部分着重写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南庄初夏的自然风光,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后半部分则转向与友人的互动,以调侃的方式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描绘技巧,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二是感受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理解古代文人之间的文学交流方式;三是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加深对唐代文学和社会的认识。
首联点明时间和地点,“初夏天”描绘出季节的特色,“野趣在西偏”则为后文的写景埋下伏笔。颔联通过描写蔷薇临水而开、鸂鶒双游不避船的景象,展现出南庄初夏生机勃勃、自然和谐的氛围。蔷薇的“乱发”体现出其生长的肆意,鸂鶒的“不避船”则表现出它们的自在。颈联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水底的云比作雪,桥边的草比作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山水之间的空灵与朦胧,给人以美的享受。尾联则充满了诙谐幽默的意味,以调侃白居易的方式结束全诗,体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与友人相处的欢乐之情。
此诗是刘禹锡与牛僧孺一同游览南庄,醉后写下的寓言诗,同时赠送给白居易并展示给牛僧孺看。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他们当时处于游玩的轻松氛围中。牛僧孺、刘禹锡、白居易三人都是当时文坛的重要人物,他们之间常有诗歌唱和,这首诗便是他们文学交流的一个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