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方之见示独酌小醉首篇乐天续有酬答皆含戏谑…来章

刘禹锡 〔唐朝〕

闲门共寂任张罗,静室同虚养太和。

尘世欢娱开意少, 醉乡风景独游多。

散金疏傅寻常乐,枕麹刘生取次歌。

计会雪中争挈榼,鹿裘鹤氅递相过。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清闲的门户一同寂静,任由门可罗雀,安静的屋子如同虚空一般,涵养着天地间的冲和之气。尘世中的欢娱能让人开怀的很少,醉乡中的风景独自游览的时光却很多。像疏广那样散尽钱财是寻常的乐事,像刘伶那样枕着酒曲随性放歌。计划着在雪中竞相提着酒壶,穿着鹿皮裘和鹤氅互相拜访。

1. 刘禹锡:唐朝时期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其诗歌风格豪放洒脱,寓意深刻。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

2. 用典:诗歌中运用了“散金疏傅”和“枕麹刘生”两个典故,用典可以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表达更加含蓄委婉,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3. 对比手法:颔联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尘世欢娱和醉乡风景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不同生活状态的

  • 任张罗:任,听任;张罗,本指张设罗网捕鸟,这里指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 太和:指天地间冲和之气。
  • 散金疏傅:疏傅即疏广,西汉人,任太子太傅,他告老还乡时,把皇帝和太子赏赐的黄金都散发给了故旧,后世用“散金疏傅”表示不看重钱财,乐于施与。
  • 枕麹刘生:刘生指刘伶,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他嗜酒如命,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说“死便埋我”,还曾作《酒德颂》,“枕麹”就是枕着酒曲,形容嗜酒。
  • 挈榼:挈,提;榼,古代盛酒的器具。
  • 鹿裘鹤氅:鹿裘是用鹿皮做的皮衣,鹤氅本指鸟羽制成的裘,后来泛指外套。

首联“闲门共寂任张罗,静室同虚养太和”描绘出一种清幽寂静的环境,诗人和友人的居所门可罗雀,静室如虚,体现出他们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平和的心境。颔联“尘世欢娱开意少,醉乡风景独游多”将尘世的欢娱与醉乡的风景进行对比,突出了尘世难以让人真正开怀,而醉乡则成为诗人逃避现实、寻求精神慰藉的地方。颈联运用“散金疏傅”和“枕麹刘生”两个典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钱财的淡泊和对自由随性生活的向往。尾联“计会雪中争挈榼,鹿裘鹤氅递相过”描绘了一幅雪中友人提着酒壶互相拜访的画面,充满了生活情趣,也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尘世的无奈,又有对闲适生活的享受。

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精确考证,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可能是他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处于一种相对闲适但又有些超脱尘世的心境下创作的。当时他或许与友人有诗歌唱和往来,面对尘世的纷扰和欢娱的稀少,寄情于醉乡,与友人相约雪中饮酒,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作者信息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古诗数量:925名句数量: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