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廓高翔不可追,风云失路暂相随。
方同洛下书生咏, 又见军前大将旗。
雪里命宾开玉帐,饮中请号驻金卮。
竹林一自王戎去,嵇阮虽贫兴未衰。
寥廓高翔不可追,风云失路暂相随。
方同洛下书生咏, 又见军前大将旗。
雪里命宾开玉帐,饮中请号驻金卮。
竹林一自王戎去,嵇阮虽贫兴未衰。
您如在辽阔天空高高飞翔难以追随,只是在风云变幻、仕途不顺时才暂且与我相伴。正如同当年在洛阳与书生们一同吟诗,如今又见到军前大将的旗帜。在雪天里您命宾客打开营帐,在饮酒中请人为酒杯命名。自从王戎离开竹林,嵇康和阮籍虽然贫困但兴致未减。
1. “洛下书生咏”是一个典故,指东晋时期洛阳一带书生吟诵诗文的音调,后来成为文人吟诗的一种风格。
2.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饮酒赋诗,崇尚玄学,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
3. 刘禹锡是唐朝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豪放洒脱,寓意深刻,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等。
这首诗是刘禹锡与友人之间的唱和之作。从内容上看,它既展现了刘禹锡对友人的敬佩和赞美,也反映了他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世界。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比喻、用典等多种手法,使诗歌富有内涵和韵味。例如,以“寥廓高翔”比喻友人的才志,以“竹林七贤”的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对于读者来说,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唐朝文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和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在面对人生起伏时的豁达和乐观。
首联“寥廓高翔不可追,风云失路暂相随”,以形象的比喻写出对方才志高远,自己难以企及,同时也暗示了两人在仕途不顺时的相伴。颔联“方同洛下书生咏,又见军前大将旗”,通过对比昔日在洛阳的文人雅集和如今对方的军职生涯,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变化。颈联“雪里命宾开玉帐,饮中请号驻金卮”,描绘了雪天营帐中饮酒作乐的场景,体现了对方的豪爽和生活情趣。尾联“竹林一自王戎去,嵇阮虽贫兴未衰”,以竹林七贤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和其他友人虽生活贫困但兴致不减的豁达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美和感慨,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此诗为刘禹锡酬和陈许王尚书之作,王尚书与白少傅侍郎有长句往来,刘禹锡参与其中并借此诗与汝洛旧游之人互通消息。具体创作时间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友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有关,或许是在刘禹锡经历仕途起伏、与友人分别又重逢的阶段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