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要路津。
月夜歌谣有渔父, 风天气色属商人。
沙村好处多逢寺,山叶红时觉胜春。
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尽为神。
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要路津。
月夜歌谣有渔父, 风天气色属商人。
沙村好处多逢寺,山叶红时觉胜春。
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尽为神。
西江之水浩浩荡荡三千三百里,从古至今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在月夜中,能听到渔父唱起歌谣;在有风的日子里,江上的景色都属于往来的商人。在沙村风景优美的地方,时常能遇到寺庙;当山间树叶变红的时候,感觉比春天还要美丽。船行到南朝曾经征战的地方,古时的名将如今都被奉为神明。
1. 刘禹锡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其诗风豪放洒脱,富有哲理。
2. 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东晋之后,在南方依次更替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3. 古诗中常常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这首诗通过描写长江的景色和历史遗迹,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以长江为背景,展现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从内容上看,它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着重描写长江的自然风光和江上的生活场景,让读者感受到长江的生机勃勃和热闹繁华。后半部分则转向历史的回顾,通过南朝征战地和名将的典故,引发读者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联想,使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思想深度。同时,诗中的对仗工整,韵律和谐,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沿江而下的所见所闻,展现了一幅生动的长江画卷。首联点明西江的重要地位,强调其历史悠久和交通要道的作用。颔联通过“月夜歌谣”和“风天气色”,分别描绘了渔父和商人的生活场景,体现了江上生活的多样性。颈联描写了沙村和红叶的景色,以红叶胜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赞美之情。尾联则由眼前的南朝征战地,联想到古时的名将,感慨历史的沧桑变迁。整首诗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历史人文的思考,意境开阔,情感深沉。
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这首诗可能是他在被贬途中,从江陵(今湖北荆州)乘船顺流而下时所作。在旅途中,他领略了长江两岸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