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睡起即事

辛弃疾 〔宋代〕

水荇参差动绿波。

一池蛇影噤群蛙。

因风野鹤饥犹舞,积雨山栀病不花。

名利处,战争多。

门前蛮角日干戈。

不知更有槐安国,梦觉南柯日未斜。

注解
1、即事:就眼前之事作诗文。
2、水荇参差:《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3、蛇影:杯弓蛇影,《风俗通义》记载,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中蛇毒而生病。
4、噤群蛙:《南唐书》:“孔稚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也。……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凭几独酌,傍无杂草,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期效仲举。’”
5、野鹤:这里喻隐士。
6、山栀:一种灌木或小乔木,花白而芳香。这里喻隐士。
7、花:开花。
8、蛮触日干戈:《庄子》:“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9、不知二句:唐代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说,淳于棼午间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做了二十多年太守,荣宠至极。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归,醒来才知是一梦。大槐安国原来就在宅南大槐树下的蚁穴里。
作者信息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古诗数量:1289名句数量:3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