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木正阴成,戎装出帝京。
沾襟辞阙泪,回首别乡情。
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
前旌转谷去,后骑踏桥声。
久领鸳行重,无嫌虎绶轻。
终提一麾去,再入福苍生。
夏木正阴成,戎装出帝京。
沾襟辞阙泪,回首别乡情。
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
前旌转谷去,后骑踏桥声。
久领鸳行重,无嫌虎绶轻。
终提一麾去,再入福苍生。
夏天树木的枝叶正浓密成荫,你身着戎装离开帝京。告别宫廷时泪水沾湿了衣襟,回首遥望故乡满是离情。云雾缭绕着褒中路上的树木,风烟弥漫在汉上的城头。前面的旌旗转过山谷远去,后面的马蹄踏在桥上发出声响。你长久在朝为官,地位尊崇,不要嫌弃这次外放任职。最终你手持旌麾前往,定能再次造福百姓。
1.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豪放洒脱,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2. 令狐楚是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其诗文风格典雅,与李商隐、温庭筠等交往密切。
3. 仆射是唐代尚书省的长官,负责执行政务,地位尊崇。
4. 节度使是唐代地方军政长官,手握重兵,权力较大。
这首诗是送别诗的佳作。诗人通过对令狐楚离京赴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在写作手法上,诗人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将离别之情融入到自然景色的描写中,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支持,希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对于我们理解唐代的政治、文化和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首联描绘了令狐楚在夏天树木成荫时身着戎装离开帝京的场景,点明了时间和事件。颔联通过“沾襟辞阙泪”和“回首别乡情”,表现了令狐楚离京时的不舍和对故乡的眷恋。颈联描写了途中的景色,“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营造出一种苍茫、悠远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对令狐楚的劝慰和期望,希望他不要因外放而气馁,相信他定能再次造福百姓。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送别时的伤感,又有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
此诗是刘禹锡为送别令狐楚而作。令狐楚曾任宰相,后被贬,此次以仆射之职出镇南梁。刘禹锡与令狐楚交情深厚,在其离京赴任时写下此诗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