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相公别牡丹

刘禹锡 〔唐朝〕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令狐相公府邸里那一栏牡丹花,到了开放的时候主人却不在家。不要说长安和洛阳不算远别,出了春明门就好像远隔天涯。

1. 刘禹锡是唐朝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豪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 唐朝宰相被称为平章事,诗歌中常以官职来指代人物。

3. 春明门是唐朝长安的重要城门,在诗歌中常被赋予离别等情感象征。

  • 平章:指平章事,是唐朝宰相的称呼,这里指令狐相公。
  • 一栏花:指一栏牡丹花。
  • 两京:指长安和洛阳。
  • 春明门:唐时长安东面三门之中门。

这首诗以牡丹为切入点,通过描写友人错过牡丹盛开的情景,抒发了离别之愁。诗人没有直接写离别之苦,而是借助牡丹这一美好事物,委婉地表达了情感。诗中的“天涯”并非实际的距离,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强调了离别带来的孤独和遗憾。这种以景衬情、借物抒情的手法,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体会。

诗的首句点明牡丹所在之处是平章宅,强调了牡丹生长环境的富贵。“临到开时不在家”,笔锋一转,流露出错过牡丹盛开的遗憾。后两句情感进一步深化,“莫道两京非远别”看似宽慰,实则是强作豁达。“春明门外即天涯”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离别之愁,仿佛出了春明门就与美好事物远隔天涯,体现出对友人离去以及错过美好事物的惋惜。

此诗是刘禹锡和令狐楚之作。令狐楚有牡丹盛开而自己却要离开的遗憾,刘禹锡便写了这首诗来回应。当时文人雅士之间常有诗歌唱和之举,通过诗歌交流情感、展现才华。

作者信息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古诗数量:925名句数量: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