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醉中寄李干秀才

未知 〔唐朝〕

欢异且交亲,酒生开瓮春。

不须愁犯卯,且乞醉过申。

折草为筹箸,铺花作锦裀.娇莺解言语,留客也殷勤。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欢乐不同寻常而且彼此交往亲密,打开酒瓮,酒就像春天般带着生机。不必发愁饮酒触犯了卯时不宜饮酒的规矩,只希望能醉到申时以后。折下草当作筹码和筷子,铺上落花当作华丽的垫子。娇美的黄莺仿佛懂得人的言语,也殷勤地挽留客人。

1. 十二时辰: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申时为15时至17时,卯时为5时至7时。

2. 拟人手法:诗中“娇莺解言语,留客也殷勤”将黄莺当作人来写,使其具有人的情感和行为,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 欢异:欢乐不同寻常。
  • 交亲:交往亲密。
  • 犯卯:古代习俗,卯时不宜饮酒,“犯卯”即不顾忌这个规矩饮酒。
  • :十二时辰之一,申时相当于现在的15时至17时。
  • 筹箸:筹码和筷子。
  • 锦裀:华丽的垫子。
  • 娇莺:娇美的黄莺。

这首诗为我们呈现了古人在暮春时节的一种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作乐,抛开世俗的规矩,尽情享受当下的欢乐。诗中通过对宴饮场景的细致描写,如折草铺花等,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生活的质朴和浪漫。同时,诗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古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以及如何通过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来营造氛围、抒发情感。此外,了解古代的十二时辰等文化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欢乐宴饮的画面。首联“欢异且交亲,酒生开瓮春”,点明了聚会时欢乐的氛围和与友人亲密的关系,“酒生开瓮春”将酒赋予了春天般的生机,可见美酒给人带来的愉悦。颔联“不须愁犯卯,且乞醉过申”,体现出诗人尽情饮酒、不拘小节的洒脱,只求一醉方休。颈联“折草为筹箸,铺花作锦裀”,极具浪漫和生活情趣,用草当筹码和筷子,用落花铺成垫子,生动地展现了自然随性的宴饮场景。尾联“娇莺解言语,留客也殷勤”,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娇莺人格化,仿佛它也懂得留客,进一步烘托出聚会的欢快和不舍。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当下欢乐时光的享受。

由于此诗作者未知,具体创作背景难以确切知晓。但从诗中描绘的暮春时节饮酒作乐的场景推测,可能是在暮春时节,诗人与李干秀才相聚,二人饮酒畅谈,气氛欢快,诗人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以寄给李干秀才,表达相聚的欢乐。

作者信息
未知

未知

古诗数量:4870名句数量:9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