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夜后把火看花留客

吕温 〔唐朝〕

红芳暗落碧池头,把火遥看且少留。

半夜忽然风更起,明朝不复上南楼。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红色的花朵暗暗地落在碧绿的池塘边,我手持火把远远地观赏,希望客人能稍作停留。半夜里忽然起了更大的风,到了明天就再也不能登上南楼赏花了。

吕温是中唐时期的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落花和夜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诗中的“把火”这一细节,也为诗歌增添了独特的画面感。

  • 红芳:指红色的花朵。
  • 把火:手持火把。
  • 少留:稍作停留。
  • 明朝:明天。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红芳暗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半夜的风更增添了这种消逝的紧迫感。诗人留客看花,不仅是为了与友人共享这片刻的美好,也是希望能留住这份美好。从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能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想象出那个夜晚,诗人手持火把,与友人一同站在池边,看着落花的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赏落花的画面。前两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惋惜的氛围,红芳暗落,诗人手持火把,希望客人能一同欣赏这即将消逝的美景。后两句笔锋一转,半夜起风,暗示着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增添了一丝惆怅之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

吕温在衡州任职期间,某个夜晚看到花朵在池边凋零,有感而发,便写下此诗留客共赏。

作者信息
吕温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古诗数量:116名句数量: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