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即事

吕温 〔唐朝〕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无数的忧愁聚积在心头,躺下去又起来,漫漫长夜心里烦躁不安,实在难以熬过。寒风吹拂着雪片,就像花儿纷纷飘落;月光映照在冰纹上,宛如镜子破碎一般。

吕温,字和叔,又字化光,是唐朝的诗人、官员。他在文学上有一定成就,其作品风格多样,多有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之作。古诗中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情感,如本诗中用“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的比喻来烘托内心的忧愁。

  • 百忧:众多的忧愁。
  • 攒心:聚集在心头。
  • 耿耿:烦躁不安的样子。
  • 冰文:冰上的纹理。

这首诗先直抒胸臆,点明诗人心中忧愁烦闷,难以入眠。接着通过对冬夜景色的细腻描写,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相结合。“风吹雪片似花落”,雪片飘落本是寒冷单调的场景,但诗人把它比作花落,增添了一份凄美之感。“月照冰文如镜破”,冰纹在月光下呈现出破碎的样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破碎和不平静。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在冬夜的孤寂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的前两句“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直接抒发诗人内心的忧愁,“起复卧”生动地展现出他因忧愁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状态。后两句“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运用了精妙的比喻,将风吹雪片比作花落,月照冰纹比作镜破,以景衬情,既描绘出冬夜的清冷、孤寂之景,又暗示了诗人内心如破碎镜子般的不平静和忧愁。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深沉。

吕温生活在唐朝,当时政治斗争复杂。此诗或许是他在某个冬夜,因心中烦忧之事难以排解,触景生情而创作。可能是仕途不顺、壮志未酬,或是对社会现实的忧虑等,在寂静的冬夜都涌上心头。

作者信息
吕温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古诗数量:116名句数量: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