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思

孟郊 〔唐朝〕

不寐亦不语,片月秋稍举。

孤鸿忆霜群,独鹤叫云侣。

怨彼浮花心,飘飘无定所。

高张系繂帆,远过梅根渚。

回织别离字,机声有酸楚。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睡不着也不言语,一弯秋月在秋夜渐渐升起。孤独的鸿雁思念着霜雪中的同伴,独自的仙鹤呼唤着云中的伴侣。埋怨那轻浮的花心,飘飘然没有固定的归宿。高高扬起系着粗绳的船帆,远远地驶过梅根渚。织布机回织着别离的字样,机声里满是酸楚。

1. 孟郊是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其诗作多以苦吟著称,风格古朴、深沉。

2. 古诗中常以“孤鸿”“独鹤”等意象来表达孤独、思念之情。

3. “浮花心”这一比喻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不专一、轻浮的人。

  • 不寐:睡不着。
  • 片月:一弯月亮。
  • 孤鸿:孤独的鸿雁。
  • 霜群:霜雪中的雁群。
  • 独鹤:独自的仙鹤。
  • 云侣:云中的伴侣。
  • 浮花心:轻浮的花心,比喻不专一的人。
  • 繂(liè)帆:系着粗绳的船帆。
  • 梅根渚:地名。
  • 回织:反复编织。

这首《离思》是孟郊表达离别之情的佳作。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孤独的飞鸟、漂泊的花心和远去的船只等,层层递进地抒发了自己的离别之愁。从艺术手法上看,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如以孤鸿、独鹤象征自己的孤独,以浮花心比喻离别之人的不专一,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在情感表达上,诗人将自己的孤独、哀怨、思念等复杂情感融入到诗句中,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诗人对离别的独特感悟和细腻表达,同时也能提高我们对诗歌意象和艺术手法的理解能力。

诗的开篇“不寐亦不语,片月秋稍举”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秋夜,诗人失眠且沉默,只有一弯秋月缓缓升起,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孤鸿忆霜群,独鹤叫云侣”以孤鸿和独鹤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或亲人的思念之情。“怨彼浮花心,飘飘无定所”则通过埋怨轻浮的花心,暗示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不满和哀怨。“高张系繂帆,远过梅根渚”描绘了船帆高高扬起,远远驶过梅根渚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遥远和无奈。最后“回织别离字,机声有酸楚”,将织布机的声音与别离的情感相结合,使情感更加深沉和强烈。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离别的感慨。

孟郊一生仕途坎坷,生活贫困,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的不幸遭遇。这首《离思》可能创作于他与友人或亲人分别之时,借景抒情,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哀怨和对离别的感伤。

作者信息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古诗数量:428名句数量: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