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寻溪水,洗却残病姿。
花景晼晚尽,麦风清泠吹。
交道贱来见,世情贫去知。
高闲思楚逸,澹泊厌齐儿。
终伴碧山侣,结言青桂枝。
强行寻溪水,洗却残病姿。
花景晼晚尽,麦风清泠吹。
交道贱来见,世情贫去知。
高闲思楚逸,澹泊厌齐儿。
终伴碧山侣,结言青桂枝。
勉强起身去寻找溪水,洗涤掉残存的病容。
繁花盛景在傍晚时分渐渐凋零殆尽,麦田里的清风带着凉意吹拂。
人情交往在自己地位低下时才能看清,世间百态在自己贫困潦倒时才能明白。
向往高远闲适的生活,思念楚国的隐士;喜欢淡泊宁静,厌恶齐国那些追名逐利之人。
最终要与青山绿水作伴,在青桂树下立下誓言。
1. 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其诗歌风格质朴苍劲,多反映民间疾苦和个人穷愁。
2. 诗中的“楚逸”可联系到楚国的隐士文化,如屈原作品中提到的一些隐逸之士,体现了古代文人在仕途失意后的一种人生选择。
3. “青桂枝”在古代文化中具有特殊象征意义,常与高洁、隐逸、科举等相关,此处象征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高洁的品格。
4. 诗歌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将个人情感融入到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使情感表达更含蓄、深刻。
5. 对仗是本诗的一大特点,如“交道贱来见,世情贫去知”,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表现力。
《病起言怀》是孟郊一首富有真情实感的诗作。我们先来理解诗题,“病起”即病愈,“言怀”就是抒发情怀,所以这首诗是诗人病好之后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作品。
开篇两句,诗人说自己勉强起身去溪水边,想洗掉病后的样子。这很形象地让我们感受到他刚病愈时的状态,身体还比较虚弱,但已有了活动的意愿,也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接着看景物描写,“花景晼晚尽,麦风清泠吹”,傍晚时分,花儿都谢了,麦田里的风吹过来凉凉的。这不仅是在写眼前的景,更带着一种时光流逝、万物变化的感慨,也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些许惆怅。
然后是两句充满人生感悟的话:“交道贱来见,世情贫去知”。这是诗人在经历了生活的困顿后总结出来的道理,当你地位低下、贫困的时候,才能看清朋友之间的情谊,才能明白世间的人情冷暖。这话说得很实在,也很深刻,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生活的艰辛和对世态的洞察。
再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高闲思楚逸,澹泊厌齐儿”。他向往那种高远闲适的生活,羡慕楚国的隐士,喜欢淡泊宁静,讨厌齐国那些追名逐利的人。这体现了诗人在看透世俗之后,对一种更纯粹、更高尚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下定决心:“终伴碧山侣,结言青桂枝”。他要和青山绿水作伴,在青桂树下立下誓言,表达了他归隐山林的坚定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从诗人病后的生活场景写起,一步步抒发了对世情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虽然朴素,但情感真挚,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困顿中坚守自我、追求高尚情操的诗人形象。
全诗开篇“强行寻溪水,洗却残病姿”,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病愈后勉强起身寻溪洗病容的情景,既写出了身体的虚弱,又透露出一种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生活的些许期盼。
“花景晼晚尽,麦风清泠吹”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花景凋零、麦风清凉的景象,既点明了时节和时间,又以景物的变化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感慨,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交道贱来见,世情贫去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对仗工整,语言平实却蕴含深刻哲理。诗人以自身经历道出了在贫贱之时才能看清人情世故的现实,充满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真实而沉痛。
“高闲思楚逸,澹泊厌齐儿”两句,鲜明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追求。他向往高远闲适的隐逸生活,仰慕古代隐士的风骨,而厌恶那些追名逐利之辈,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高尚情操的坚守。
结尾“终伴碧山侣,结言青桂枝”,则坚定地表明了诗人要归隐山林、与自然为伴的决心,以青桂枝为誓,意境高洁,余韵悠长,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推向高潮。
整首诗语言质朴无华,情感真挚深沉,从病后生活场景入手,逐渐过渡到对世情的感悟和对人生理想的抒发,层次分明,情感递进自然,体现了孟郊诗歌“诗穷而后工”的特点。
孟郊是中唐时期的诗人,一生仕途坎坷,贫困潦倒,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的穷愁困苦。《病起言怀》从诗题及内容来看,应是诗人病愈之后所作。此时诗人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在经历病痛折磨和生活困顿后,对人生、世情有了更深的感悟。结合孟郊的生平,他多次应试不第,官场失意,生活清贫,这种境遇使得他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着切身体会,这首诗便是他在病后抒发对世俗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向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