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不容义,义归山谷中。
夫君宅松桂,招我栖蒙笼。
人朴情虑肃,境闲视听空。
清溪宛转水,修竹徘徊风。
木倦采樵子,土劳稼穑翁。
读书业虽异,敦本志亦同。
蓝岸青漠漠,蓝峰碧崇崇。
日昏各命酒,寒蛩鸣蕙丛。
市井不容义,义归山谷中。
夫君宅松桂,招我栖蒙笼。
人朴情虑肃,境闲视听空。
清溪宛转水,修竹徘徊风。
木倦采樵子,土劳稼穑翁。
读书业虽异,敦本志亦同。
蓝岸青漠漠,蓝峰碧崇崇。
日昏各命酒,寒蛩鸣蕙丛。
市井之中容不下道义,道义归隐到了山谷之中。您居住在松桂之间,邀请我栖息在这茂密的山林里。这里的人淳朴,情感思虑严肃,环境闲适,让人视听空明。清澈的溪水蜿蜒流淌,修长的竹子在风中摇曳。伐木的樵夫劳作得疲倦了,耕种的老翁也在土地上辛勤耕耘。虽然读书人和劳动者的职业不同,但重视根本的志向是相同的。蓝色的河岸青幽漠漠,蓝色的山峰碧绿高耸。天色昏暗时大家各自命人摆上酒,寒秋的蟋蟀在蕙草丛中鸣叫。
1. 孟郊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的不幸遭遇,风格古朴、深沉。
2.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市井与山谷的对比,突出了不同环境的特点。
3. 拟人的修辞手法,如 “修竹徘徊风”,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是孟郊对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表达。在诗中,他先批判了世俗社会对道义的排斥,转而赞美山谷中淳朴的生活和自然的美景。诗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无论是元居士还是采樵子、稼穑翁,都展现出一种自然、本真的生活态度。而诗人与他们虽然职业不同,但 “敦本志亦同”,体现了诗人对重视根本、回归自然生活的认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如溪水、竹子、山峰等,营造出了一种
这首诗以对比开篇,将市井的容不下道义与山谷的容纳道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山谷的纯净和道义的珍贵。接着描绘了元居士草堂的环境和这里人们的生活,展现出一种宁静、淳朴的氛围。“清溪宛转水,修竹徘徊风”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溪水和竹子的动态美,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木倦采樵子,土劳稼穑翁” 则刻画了劳动者的辛勤形象,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注。最后,诗人描绘了日暮时分大家饮酒,寒蛩鸣叫的场景,增添了一种闲适而略带惆怅的氛围。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世俗、淳朴自然生活的向往。
孟郊一生困顿,对世俗社会的虚伪和功利有深刻的认识。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拜访元居士草堂时所作。当时他或许在世俗中遭遇了挫折,而元居士居住的山谷环境清幽,人们淳朴,与市井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了他的感慨,从而创作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