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缜评事

孟郊 〔唐朝〕

方凭指下弦,写出心中言。

寸草贱子命,高山主人恩。

游边风沙意,梦楚波涛魂。

一日引别袂,九回沾泪痕。

自悲何以然,在礼阙晨昏。

名利时转甚,是非宵亦喧。

浮情少定主,百虑随世翻。

举此胸臆恨,幸从贤哲论。

明明三飞鸾,照物如朝暾。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我正凭借着指尖下的琴弦,倾诉出内心的话语。我这如寸草般卑贱的生命,承载着您如高山般厚重的恩情。我在边疆游历,满是风沙般的壮志豪情,梦中回到楚地,心中满是波涛般的思绪。一旦与您分别,我就多次泪湿衣襟。我暗自悲伤为何如此,只因在礼数上缺少早晚问安。名利之事随着时间越发激烈,是非在夜里也喧闹不止。世间的浮情没有稳定的主宰,各种忧虑随着世事而翻覆。我将心中这些怨恨倾诉出来,有幸能向贤哲们请教。你们三位贤才就像那飞翔的鸾鸟,照耀万物如同清晨的朝阳。

1. 孟郊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其诗作多倾诉个人穷愁孤苦,也有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2. “比兴”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如以“寸草”比自己,“高山”比主人恩,使情感表达更生动形象。

3. 鸾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吉祥、贤才的象征,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比喻杰出的人物。

  • 指下弦:指弹奏琴弦,借指表达情感。
  • 寸草:比喻自己生命卑微、渺小。
  • 高山:比喻主人的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
  • 游边:到边疆游历。
  • 梦楚:在梦中回到楚地,楚地常象征着情感丰富、富有诗意的地方。
  • 引别袂:分别时拉着衣袖,指离别。
  • 九回:多次,形容悲痛之极。
  • 礼阙晨昏:在礼数上缺少早晚向长辈问安,表达自己的愧疚。
  • 三飞鸾:指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李益端公柳缜评事三人,鸾鸟是传说中的神鸟,这里用来比喻贤才。
  • 朝暾:早晨的太阳,比喻三人的贤明和光辉。

这首诗是孟郊情感的一次集中抒发。从语言上看,用词质朴却能深刻地表达情感。诗中既有对个人身世的感慨,如“寸草贱子命”体现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也有对他人恩情的感恩,“高山主人恩”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感激之情。在情感表达上,既有离别时的悲伤,又有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贤才的敬仰。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孟郊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人生境遇,同时也能体会到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文化内涵。同学们在学习时,可以重点体会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感受孟郊诗歌的独特魅力。

这首诗情感真挚深沉,孟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开篇“方凭指下弦,写出心中言”,直接点明通过琴弦来倾诉内心话语,奠定了全诗抒情的基调。“寸草贱子命,高山主人恩”,以寸草和高山作对比,突出了自己的渺小和对他人恩情的感激。“游边风沙意,梦楚波涛魂”描绘了自己的壮志豪情和内心的波澜,展现出他丰富的精神世界。“一日引别袂,九回沾泪痕”则细腻地表达了离别时的痛苦。诗中对社会现实“名利时转甚,是非宵亦喧”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躁和混乱。最后将郎中二十二叔等人比作“三飞鸾”“朝暾”,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希望得到帮助的心情。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孟郊一生仕途坎坷,他怀着满腔的抱负却难以实现。此诗可能是孟郊在向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以及李益、柳缜等贤才倾诉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内心感慨时所作。当时社会名利纷争激烈,是非不断,孟郊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迷茫和无奈,于是通过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希望能从贤哲们那里得到指引和安慰。

作者信息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古诗数量:428名句数量: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