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坟蒙从弟楚材见赠,时郊将入秦,楚材适楚

孟郊 〔唐朝〕

朝为主人心,暮为行客吟。

汝水忽凄咽,汝风流苦音。

北阙秦门高,南路楚石深。

分泪洒白日,离肠绕青岑。

何以寄远怀,黄鹤能相寻。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早上还在为主人尽心效力,傍晚就要成为远行的游子吟唱离歌。汝水忽然发出凄切的呜咽声,汝水的流淌仿佛带着悲苦的音调。北面朝廷所在的秦地城门高耸,南面去楚地的路途上岩石幽深。分别的泪水洒落在白日之下,离别的愁肠环绕着青山。拿什么来寄托对远方的思念呢,希望黄鹤能帮忙去探寻。

1. 孟郊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以苦吟著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他的诗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的不幸遭遇,情感深沉真挚。

2. 拟人手法在古诗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自然景物或事物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3. 诗中的“北阙”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代指朝廷,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朝廷的关注和向往。

  • 汝坟:汝水堤岸。
  • 从弟:堂弟。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这里代指朝廷。
  • 青岑:青山。
  • 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这里有传递思念之意。

这首诗围绕着孟郊与堂弟的分别展开,展现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诗中既有对分别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孟郊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拟人、对比等,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从结构上看,前四句写景,景中含情,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中间两句点明两人的去向,形成对比;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整首诗层次分明,情感细腻,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这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离别的哀愁。开篇“朝为主人心,暮为行客吟”,通过时间的快速转换,突出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突然。“汝水忽凄咽,汝风流苦音”,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汝水以人的情感,生动地烘托出离别的悲伤氛围。“北阙秦门高,南路楚石深”,描绘出两人即将前往的不同方向,一个向着繁华的朝廷所在,一个走向未知的楚地,暗示了两人前途的差异。“分泪洒白日,离肠绕青岑”,进一步刻画了分别时的痛苦,泪水洒落,愁肠百结。最后“何以寄远怀,黄鹤能相寻”,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希望能有像黄鹤一样的信使传递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以景衬情,将离别的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诗创作于孟郊即将前往秦地,而堂弟楚材要前往楚地之时。在分别之际,堂弟楚材赠诗,孟郊便写下此诗回应,表达离情别绪。

作者信息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古诗数量:428名句数量: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