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侍御书记秋夕雨中病假见寄

孟郊 〔唐朝〕

秋风绕衰柳,远客闻雨声。

重兹阻良夕,孤坐唯积诚。

果枉移疾咏,中含嘉虑明。

洗涤烦浊尽,视听昭旷生。

未觉衾枕倦,久为章奏婴。

达人不宝药,所保在闲情。

1. 古诗译文 5. 知识点 2. 古诗注解 6. 讲解 4. 古诗赏析 3. 创作背景

秋风缠绕着衰败的柳树,远方的游子听着下雨的声音。

再次因为这样的天气阻碍了美好的夜晚,独自坐着只有积聚的诚挚情意。

果然承蒙你寄来因病请假时的诗作,诗中蕴含着美好的思虑和明智的见解。

(读了你的诗)仿佛洗去了所有的烦闷污浊,视觉和听觉都变得明朗开阔起来。

没有感觉到被褥枕头带来的疲倦,长久以来被公文所缠绕。

通达事理的人不把药物当作珍宝,所珍视的是闲适的心情。

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齐名,并称“郊寒岛瘦”,其诗歌风格以瘦硬、奇崛著称,多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自己的坎坷遭遇。

侍御,古代官职名,隶属于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等事务。

书记,在古代多为掌管文书、记录事务的官职,不同朝代其职责和隶属关系有所不同。

移疾,古代官员因病请求退休或休假的委婉说法,在文献中较为常见。

章奏,是古代臣僚向帝王进言陈事的文书,是封建王朝中央与地方、君臣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

  • :以诗文相赠答。
  • 李侍御书记:指姓李的侍御书记,侍御是官名,书记是掌管文书的官职。
  • 秋夕:秋天的夜晚。
  • 病假见寄:因病请假时寄来(诗作)。
  • 衰柳:衰败的柳树。
  • 远客:远方的游子,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
  • 重兹:再次因为这样。
  • 阻良夕:阻碍了美好的夜晚。
  • 积诚:积聚的诚挚情意。
  • 果枉:果然承蒙(对方寄来诗作)。
  • 移疾咏:因病请假时所作的诗。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
  • 嘉虑明:美好的思虑和明智的见解。
  • 烦浊:烦闷污浊的思绪。
  • 昭旷:明朗开阔。
  • 衾枕倦:被褥枕头带来的疲倦,指因病休息产生的倦怠。
  • 章奏婴:被公文所缠绕。章奏,指古代臣下向帝王进言的文书;婴,缠绕。
  •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 宝药:把药物当作珍宝。
  • 闲情:闲适的心情。

这首《酬李侍御书记秋夕雨中病假见寄》是孟郊的一首酬答诗。我们先从题目入手,“酬”字点明了诗歌的性质是回应友人,“李侍御书记”是友人的身份,“秋夕雨中病假见寄”则说明了友人寄诗的时间、情境。

开篇两句描绘秋夜雨中景象,秋风、衰柳、雨声,这些萧瑟的意象不仅交代了环境,也烘托出诗人的孤寂之感。接下来,诗人写因天气阻碍了相聚,只能独自静坐,心中满是对友人的诚挚之情,这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当收到友人因病所寄的诗时,诗人十分欣喜,并且高度赞扬了友人诗中的见解。读了友人的诗后,诗人感觉烦闷尽消,身心舒畅,这既写出了友人诗作的精妙,也暗示了诗人平时被事务烦扰的状态。

“未觉衾枕倦,久为章奏婴”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公文的厌倦。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了“达人不宝药,所保在闲情”的观点,这不仅是对友人病假的回应,认为保持闲适心情比药物更重要,也寄托了自己对摆脱俗务、追求闲适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从景到情,再到理,层层递进,让我们感受到了孟郊诗歌的质朴与深刻,也了解到了他当时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歌开篇“秋风绕衰柳,远客闻雨声”,以秋风、衰柳、雨声等意象勾勒出一幅萧瑟的秋夜图景,烘托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也点明了时节和环境,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重兹阻良夕,孤坐唯积诚”写出因天气原因无法共度美好夜晚,只能独自静坐,积聚着对友人的诚挚情意,体现出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果枉移疾咏,中含嘉虑明”表达了收到友人诗作的欣喜,同时赞扬了诗中蕴含的美好思虑和明智见解,显示出对友人诗作的欣赏。

“洗涤烦浊尽,视听昭旷生”形象地写出读友人诗后的感受,仿佛洗去了所有烦闷,让人耳目一新,心情变得明朗开阔,侧面烘托出友人诗作的感染力。

“未觉衾枕倦,久为章奏婴”由读诗的感受转到自身,表明自己并未因休息而感到疲倦,而是长久被公文所累,流露出对官场事务的厌倦。

最后“达人不宝药,所保在闲情”以议论作结,提出通达的人不看重药物,更注重闲适心情的观点,既回应了友人病假之事,也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升华了诗歌的主旨。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从景物描写到情感抒发再到哲理感悟,层次分明,意蕴深厚。

这首诗是孟郊酬答李侍御书记在秋夕雨中因病请假时寄来的诗作而作。从诗中内容可知,当时正值秋日雨夜,孟郊收到了友人因病所寄的诗,有感而发写下此诗回应。孟郊一生仕途坎坷,生活困顿,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此诗也可能蕴含着他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以及对闲适心境的向往。

作者信息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古诗数量:428名句数量: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