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卢贞国

孟郊 〔唐朝〕

一别难与期,存亡易寒燠。

下马入君门,声悲不成哭。

自能富才艺,当冀深荣禄。

皇天负我贤,遗恨至两目。

平生叹无子,家家亲相嘱。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一旦分别就难以再约相聚,生死之间的变化就像寒暖交替那样容易。下马走进你的家门,悲痛得连哭声都发不出来。你自身富有才华技艺,本应该期望能获得深厚的荣华俸禄。可皇天却辜负了我这位贤才,让我遗恨满双眼。你平生叹息没有儿子,家家的人都亲切地相劝叮嘱。

孟郊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他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孟郊诗歌情感真挚、用词质朴的特点。同时,了解古人在表达对友人离世的悲痛时,常常会通过对友人才能的赞美和对命运不公的感慨来抒发情感。

  • 难与期:难以约定相见的日期。
  • 寒燠(yù):寒冷和温暖,这里指生死之间的变化。
  • 荣禄:荣华富贵和俸禄。
  • 皇天:指天,苍天。

这首诗是孟郊悼念友人卢贞国的作品。诗的开头通过“一别”和“存亡”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生死无常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脆弱。接着,诗人描写自己下马进入友人的家门,却悲痛得无法哭泣,这种“声悲不成哭”的描写,比直接放声大哭更能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悲痛。中间部分,诗人对友人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本应拥有美好的前程,但现实却残酷地让他过早离世,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惋惜。最后,提到友人无子的遗憾,进一步深化了整首诗的悲剧色彩。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孟郊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他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卢贞国离世的悲痛和惋惜之情。开篇“一别难与期,存亡易寒燠”,以生死之间变化之快,凸显出分别后再见无期的遗憾。“下马入君门,声悲不成哭”,通过具体的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地展现出诗人悲痛到极致而无法出声痛哭的状态。“自能富才艺,当冀深荣禄”,诗人对友人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他本应获得荣华富贵,然而“皇天负我贤,遗恨至两目”,皇天却辜负了这位贤才,让诗人充满遗恨。最后提到友人“平生叹无子”,更增添了一种悲剧色彩,体现出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同情。整首诗情感层层递进,读来令人动容。

关于此诗具体的创作背景,资料可能较少。但从诗题《哭卢贞国》以及诗中表达的悲痛情感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孟郊在好友卢贞国去世后所作。孟郊一生仕途坎坷,朋友之间的情谊对他来说尤为重要,卢贞国的离世让他深感悲痛,从而写下此诗来悼念友人。

作者信息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古诗数量:428名句数量: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