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怀

张籍 〔唐朝〕

穷居积远念,转转迷所归。

幽蕙零落色,暗萤参差飞。

病生秋风簟,泪堕月明衣。

无愁坐寂寞,重使奏清徽。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独居穷困之地,思绪堆积悠远,越想越迷失了归处。清幽的蕙草已失去了色泽,黯淡的萤火虫参差不齐地飞舞。秋风吹着竹席,引发了疾病,泪水滴落在明月映照的衣裳上。即便没有忧愁,独坐寂寞中,还是让人重新弹奏起清美的琴音。

1. 张籍是唐代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风格质朴自然。

2. “蕙”在古代常被视为香草,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在诗中,幽蕙的零落可能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3. 古代文人常以琴音来寄托情感,“清徽”代表清美的琴音,在诗中起到了烘托氛围、抒发情感的作用。

  • 穷居:指居住在穷困之地。
  • 积远念:积累了悠远的思绪。
  • 转转:形容思绪不断缠绕。
  • 幽蕙:清幽的蕙草,一种香草。
  • 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 秋风簟:秋风吹着竹席。簟,竹席。
  • 清徽:清美的琴音。徽,琴徽,系弦之绳,后也指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识。

这首诗以夜晚的所见所感为切入点,深入地刻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诗中的景物描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外化。例如幽蕙和暗萤,它们的状态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泪水,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哀伤。最后以弹奏琴音结尾,给人一种余音袅袅、意犹未尽的感觉,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无奈。

整首诗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开篇“穷居积远念,转转迷所归”,直接点明诗人独居的困境以及思绪的迷茫,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幽蕙零落色,暗萤参差飞”,通过描写幽蕙的凋零和暗萤的乱飞,以景衬情,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病生秋风簟,泪堕月明衣”,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情感状态相结合,秋风吹席引发疾病,泪水在明月下滴落在衣裳上,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痛苦和哀伤。最后“无愁坐寂寞,重使奏清徽”,看似说没有忧愁,但在寂寞中重奏清徽,实则更凸显出他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愁绪。

张籍一生官职卑微,生活贫困。这首《夜怀》或许创作于他仕途不顺、生活困窘之时。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他独处一室,周围的环境和自身的境遇触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感慨,从而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作者信息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古诗数量:503名句数量: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