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欲别离,半醉对花枝。
看著春又晚,莫轻少年时。
临行记分处,回首是相思。
各向天涯去,重来未可期。
游人欲别离,半醉对花枝。
看著春又晚,莫轻少年时。
临行记分处,回首是相思。
各向天涯去,重来未可期。
游子即将分别离去,带着几分醉意面对着盛开的花枝。
眼看着春天又将过去,不要轻易浪费少年时光。
临别时记得分别的地方,回头望去满是相思之情。
各自奔向天涯海角,再次相聚不知何时能够实现。
1. 张籍,字文昌,唐代诗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他的诗歌风格平易流畅,多反映社会现实,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2. 这首诗属于五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对仗较为工整,韵律和谐。
3. 诗中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将离别之情融入到春日景物的描写之中,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而深刻。
4. “天涯”一词在古诗中常用来形容极远的地方,常被用于表达离别后相隔遥远的惆怅之情。
《春日留别》是一首充满离别愁绪的佳作。我们先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它围绕春日离别展开,通过对离别场景、人物心理的描写,抒发了浓浓的不舍之情。
开篇“游人欲别离,半醉对花枝”,寥寥数字便勾勒出离别时的画面。“半醉”既可能是为了缓解离别时的伤感而饮酒,也从侧面体现出离别前内心的复杂情绪。面对美丽的花枝,本该是赏春的愉悦,却因离别而蒙上了一层伤感。
接着“看著春又晚,莫轻少年时”,诗人由暮春之景发出对时光的感叹。春天即将过去,就像少年时光一样宝贵而短暂,这句劝诫不仅是对友人说的,也是对自己的提醒,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时光的珍视。
“临行记分处,回首是相思”则将离别时的细节刻画得淋漓尽致。“记分处”是希望能记住这份情谊,记住这个分别的时刻;“回首”的动作更是将内心的相思之情直接展现出来,让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不舍的回眸。
最后“各向天涯去,重来未可期”道出了现实的无奈。分别后各自远去,再次相聚不知是何年何月,这种不确定性加深了离别的惆怅。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情感,让我们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离别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时光和情谊的珍视。
这首诗以春日离别为主题,语言质朴自然,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首联“游人欲别离,半醉对花枝”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游人即将分别,在半醉之中对着花枝,既写出了离别前的不舍,又以花枝这一春景反衬出离别的伤感。
颔联“看著春又晚,莫轻少年时”由眼前的春景联想到时光的流逝,劝诫人们不要轻易浪费少年时光,将离别之情与对时光的感慨相结合,使情感更加深沉。
颈联“临行记分处,回首是相思”细致地刻画了离别时的动作和心理,临行前记住分别的地方,回头望去满是相思,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提前展现,情真意切。
尾联“各向天涯去,重来未可期”写出了分别后双方将走向遥远的地方,再次相聚难以预料,强化了离别的惆怅和无奈,余味悠长。
整首诗情景交融,将春日之景与离别之情紧密结合,层层递进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张籍是中唐时期的诗人,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此诗《春日留别》从题目和内容来看,应是诗人在春日与友人分别时所作。当时可能正值暮春时节,诗人与友人即将各奔前程,在离别之际,面对春光即将逝去的景象,心生感慨,于是写下这首诗来抒发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以及对青春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