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书事二首

张籍 〔唐朝〕

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

舞爱双飞蝶,歌闻数里莺。

江深青草岸,花满白云城。

为政多孱懦,应无酷吏名。

出城烟火少,况复是今朝。

闲坐将谁语,临觞只自谣。

阶前春藓遍,衣上落花飘。

妓乐州人戏,使君心寂寥。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今天是寒食节,走出家门时雨刚刚停了。喜欢看双双飞舞的蝴蝶,能听到数里之外黄莺的歌声。江水很深,岸边长满了青草,繁花布满了白云缭绕的城郭。当官处理政务多懦弱无能,应该不会有酷吏的名声。

出城之后烟火稀少,何况今天又是寒食节。闲坐在这里能和谁交谈呢,只能对着酒杯独自吟唱。台阶前长满了春天的苔藓,衣服上飘落着花瓣。州里的人在嬉戏玩乐,而我这个地方长官内心却很寂寥。

1.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这一天禁烟火,吃冷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2. 张籍:唐代诗人,字文昌,和王建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通俗自然。

3. 古诗中的意象:蝴蝶、黄莺、青草、繁花等意象常用来描绘春天的美好;烟火稀少、春藓、落花等意象则烘托出冷清、寂寥的氛围。

  • 一百五:即寒食节。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
  • 孱懦:懦弱,软弱无能。
  • 酷吏:指滥用刑罚、残害百姓的官吏。
  • :酒杯。
  •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是作者自称。

这首诗通过寒食节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境。诗的前半部分写景,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大自然的生机。后半部分则转向抒情,作者通过对自己为政情况的描述以及与百姓欢乐场景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落寞。作者可能对自己的为官表现有所不满,同时在节日中也感到孤独无依。整首诗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使作者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强烈。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寒食节雨后初晴的美好景色,双飞的蝴蝶、数里的莺啼、青草岸、白云城和满城的繁花,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然而,后半部分笔锋一转,作者提到自己为政懦弱,不会有酷吏之名,流露出一种自嘲和无奈。出城后烟火稀少,结合寒食节的背景,更增添了几分冷清。作者闲坐无人交谈,只能独自饮酒吟唱,台阶前的春藓和衣上的落花,进一步烘托出他内心的寂寥。而州里百姓的嬉戏玩乐与作者的寂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孤独和落寞。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有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张籍在寒食节时可能身处异乡为官,触景生情,写下了这两首诗,以表达自己在节日中的所见所感和内心的情绪。

作者信息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古诗数量:503名句数量: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