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杭州白使君,兼寄浙东元大夫

张籍 〔唐朝〕

相印暂离临远镇,掖垣出守复同时。

一行已作三年别, 两处空传七字诗。

越地江山应共见,秦天风月不相知。

人间聚散真难料,莫叹平生信所之。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你暂时离开宰相之位前往远方的州镇任职,和我从宫廷出任地方长官的时间相同。我们一行分别已经有三年之久,只能在两地空传七言律诗来表达思念。你我应该都能看到越地的江山,却不能共同欣赏秦地的风月。人间的聚散实在难以预料,不要感叹一生只听从命运的安排。

1. 张籍是中唐时期诗人,以乐府诗著称,与王建并称“张王乐府”。

2. 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格律严密。

3. 越地和秦地是古代的地域名称,在诗歌中常被用来指代不同的地方。

  • 相印:宰相的印信,这里指担任宰相的职位。
  • 掖垣:皇宫中的旁垣,这里指在宫廷任职。
  • 七字诗:指七言律诗。
  • 越地:古代越国所在地,大致在今浙江一带。
  • 秦天:秦地的天空,秦地大致在今陕西一带。

这首诗是张籍酬答白居易并寄给元稹的作品。诗中先叙述了两人同时出任地方官的经历,接着表达了分别后的思念之情,通过地域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最后以劝慰之语作结,体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聚散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能感受到七言律诗严谨的格律和优美的语言。

首联点明白居易和自己同时离开京城出任地方官。“相印暂离”写出白居易地位的重要,“掖垣出守”表明自己的经历。颔联感慨分别时间之久,只能通过诗歌交流,“空传”二字流露出遗憾之情。颈联“越地江山”和“秦天风月”形成对比,既写出两人所处地域不同,又暗示彼此不能相聚,增添了思念之情。尾联以劝慰之语作结,“人间聚散真难料”体现出世事无常,“莫叹平生信所之”则表达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人生聚散的感慨。

此诗创作时间不详。从诗中可知,白居易当时出任杭州刺史,元稹出任浙东观察使,而张籍也在外地任职。三人分隔两地,只能通过诗歌来交流,张籍因此写下此诗酬答白居易,并寄给元稹。

作者信息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古诗数量:503名句数量: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