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将作韦二少监赠水部李郎中

张籍 〔唐朝〕

旧年同是水曹郎,各罢鱼符自楚乡。

重著青衫承诏命, 齐趋紫殿异班行。

别来同说经过事,老去相传补养方。

忆得当时亦连步,如今独在读书堂。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去年我们一同担任水曹郎,各自卸任后从楚地回乡。如今又重新穿上青衫接受诏命,一同奔向紫殿却班次不同。分别后一起诉说过往经历,年老了相互传授补养的方法。还记得当时我们也并肩同行,如今却只剩我独自在读书堂。

1. 唐代的官职体系:将作监、水部、郎中、少监等都是唐代官职,了解这些官职有助于理解唐代的政治制度和官僚体系。

2. 鱼符制度:鱼符是唐代官员的身份凭证,不同品级的官员鱼符有所不同,这反映了唐代严格的等级制度。

3. 唐代官员的服色制度:青衫是唐代八、九品文官的服色,通过服色可以判断官员的品级。

  • 将作:将作监,古代官署名,掌管宫室建筑等事。
  • 少监:将作监的副职。
  • 水部:工部四司之一,掌管水利工程等事务。
  • 郎中: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诸曹司的长官。
  • 鱼符:唐时官员的鱼形符信,是官员身份的凭证。
  • 楚乡:泛指古代楚国之地,这里指诗人和友人曾经任职的地方。
  • 青衫:唐代八、九品文官的服色,这里指重新任职后的官服。
  • 紫殿:宫殿,帝王所居之处。
  • 班行:朝班的行列。

这首诗以时间为线索,从过去到现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和人生的起伏。在解读时,可以从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和用词入手,如“鱼符”“青衫”“紫殿”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反映了唐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要注意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从回忆的温馨到现实的孤独,情感的变化细腻而真实。此外,还可以结合唐代的历史和文化,深入理解诗歌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

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回忆往昔与友人的共事经历,展现了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首联点明过去的任职经历和卸任后的去向,“各罢鱼符”暗示了仕途的变化。颔联描述了如今重新任职后的情景,“齐趋紫殿异班行”既有再次同朝为官的感慨,又有班次不同的微妙差异。颈联写分别后的交流,“同说经过事”“相传补养方”体现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岁月带来的变化。尾联则由回忆回到现实,“如今独在读书堂”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细腻,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张籍与韦二少监、李郎中曾一同担任水曹郎,后各自卸任。之后三人又重新任职,张籍有感于往昔与友人的经历,以及如今的不同境遇,遂创作此诗赠给李郎中。

作者信息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古诗数量:503名句数量: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