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眼

张籍 〔唐朝〕

三年患眼今年校,免与风光便隔生。

昨日韩家后园里,看花犹似未分明。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我患眼疾已经三年了,今年情况稍有好转,不用再和美好的风光隔绝开来。昨天在韩家的后园里看花,却仍然觉得看不真切。

张籍是唐代诗人,擅长乐府诗,与王建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通俗自然。在古代,眼疾是一种较为常见且难以治愈的疾病,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在诗中表达过因眼疾带来的不便和苦恼。

  • :此处意为病情好转。
  • 风光:美好的景色。
  • 隔生:隔绝、生疏,指因眼疾无法欣赏风光。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他用简洁的语言将自己眼疾前后的生活变化展现出来,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对健康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尽管眼疾尚未完全康复,但诗人依然积极地去接触自然、欣赏美好,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在学习古诗时,我们不仅要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更要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蕴含的人生哲理。

这首诗情感真挚,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患眼疾后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前两句“三年患眼今年校,免与风光便隔生”,直白地叙述了自己眼疾持续的时间以及今年病情好转的情况,流露出一种重获与外界接触机会的庆幸。后两句“昨日韩家后园里,看花犹似未分明”则通过具体的看花场景,进一步刻画了眼疾虽有好转但仍未痊愈的遗憾,深化了诗歌的情感。整首诗语言质朴,却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对眼疾的无奈和对正常生活的渴望。

张籍长期患眼疾,饱受眼疾困扰。此诗大概创作于他眼疾稍有好转之时。在患病的三年里,他难以尽情欣赏外界的美好风光,而今年病情的好转让他有了重新接触自然的机会,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作者信息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古诗数量:503名句数量: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