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近有仙过,因成绝句二首

张籍 〔唐朝〕

千枝花里玉尘飞,阿母宫中见亦稀。

应共诸仙斗百草,独来偷得一枝归。

九色云中紫凤车,寻仙来到洞仙家。

飞轮回处无踪迹,唯有斑斑满地花。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第一首:千枝玉蕊花中好似玉尘纷飞,即便是西王母的宫殿中也罕见这般美景。这些仙子应该是在和众仙一起斗百草,其中有一位独自偷了一枝玉蕊花归来。

第二首:九色云中紫凤拉着仙车,仙人前来寻访仙家洞府。仙车飞走后没有留下一点踪迹,只有那玉蕊花瓣斑斑点点地落满一地。

张籍是唐代诗人,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唐昌观玉蕊花在唐代是非常有名的景观,许多诗人都曾为其赋诗。“斗百草”是古代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在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玩法。

  • 玉尘:这里指玉蕊花的花瓣,形容其洁白似玉。
  • 阿母:即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 斗百草:古代民间的一种游戏,参与者比赛谁采的草种类多、名称新奇。
  • 九色云:传说中仙人所乘的彩云,有多种颜色。
  • 紫凤车:用紫凤拉的仙车,是仙人的交通工具。
  • 轮回:这里指仙车飞走。

这两首诗以玉蕊花为线索,运用丰富的想象,将现实与神话相结合。诗人先描绘了玉蕊花盛开的壮丽景象,然后引入仙人的传说,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在艺术手法上,诗人通过描写动态的画面(如花瓣纷飞、仙车降临)和静态的场景(满地落花),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神秘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这两首诗充满了奇幻色彩。第一首诗通过想象,描绘出玉蕊花的美丽,将其比作仙界的奇景,又通过仙人偷花的情节,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神秘感。第二首诗则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仙车远去,只留下满地落花,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唐昌观的玉蕊花闻名遐迩,当时许多文人墨客都前往观赏。张籍听闻有仙人降临唐昌观赏玉蕊花这一传说后,便与严给事一起创作了这两首绝句,借玉蕊花和仙人的传说来抒发情感。

作者信息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古诗数量:503名句数量: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