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蛱蝶请客

卢仝 〔唐朝〕

粉末为四体,春风为生涯。

愿得纷飞去,与君为眼花。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蝴蝶以粉末般的身躯构成四肢,把春风当作自己的生活依托。它希望能够纷纷扬扬地飞舞而去,让你看得眼花缭乱。

1. 卢仝是唐代诗人,他的诗风奇特,以险怪著称,这首诗却风格清新,体现了他创作风格的多样性。

2. 古代诗歌中常常运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这首诗通过描写蛱蝶,可能也蕴含着诗人自身的情感和志向。

3. 赠答诗是古代文人之间常见的诗歌形式,用于表达情谊、交流思想。

  • 粉末为四体:这里的“粉末”形容蝴蝶的翅膀,蝴蝶翅膀上的鳞片如同粉末一般,“四体”指蝴蝶的身躯。
  • 春风为生涯:意思是蝴蝶在春风中飞舞、生活,以春风为生存的环境和条件。
  • 眼花:指因蝴蝶众多飞舞而让人眼睛看不过来,产生迷乱的感觉。

这首诗虽然短小,但却富有韵味。诗人首先从外形和生活环境两个方面描绘了蛱蝶的形象。蝴蝶的翅膀如同粉末一般,在春风中翩翩起舞,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接着,诗人发挥想象,让蝴蝶自己表达愿望,它希望能够尽情地飞舞,给人们带来欢乐。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语言简洁生动,短短四句便勾勒出了蝴蝶的形象和特性。“粉末为四体”,形象地描绘出蝴蝶翅膀的轻盈和美丽,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春风为生涯”则赋予了蝴蝶一种浪漫的生活气息,它仿佛是春风的精灵,在春风中自由自在地飞舞。后两句“愿得纷飞去,与君为眼花”,诗人以蝴蝶的口吻表达了它的愿望,希望自己能成群结队地飞舞,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整首诗充满了想象力和童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物的细腻观察和喜爱之情。

卢仝这首诗创作于唐朝,从诗的标题《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推测,可能是卢仝在萧宅与友人相聚时,与友人之间相互赠答的组诗之一。在这样的社交场景中,诗人以蛱蝶为题材创作此诗,可能是借物抒情,或是与友人游戏笔墨。

作者信息
卢仝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古诗数量:112名句数量: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