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谣

李贺 〔唐朝〕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天上的银河夜里还在潺潺,飘荡着闪闪群星,银河两岸的流云们,调皮地模仿着水声叮咚。月宫金色桂花树,从来就是花不落绽放芬芳,仙女轻盈采桂花,纤手娴熟歌声宛转响佩缨。秦妃当窗眺望晓色,窗前梧桐树上栖息着娇小的青凤;王子吹着细长的笙管,呼唤神龙翻耕烟云,栽种仙草种满山岭。穿着粉霞红绶和藕丝做的裙裳,轻盈地漫步在青翠的仙洲,捧起兰花,仿佛又回到了充满生机的春天。东指太阳啊,你能像驭马驰骋一样迅疾地运行吗?你看,海边的尘土又一次新生,石头下面也已经长出了新的青苔。

1. 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以神话传说、鬼怪灵异为题材,风格独特,被后人称为“诗鬼”。

2.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典故,如秦妃、王子乔等,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3. 诗歌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描写,营造出奇幻瑰丽的意境。

  • 天河:银河。
  • 回星:运转的星星。
  • 银浦:银河。
  • 玉宫:月宫。
  • 仙妾:仙女。
  • 秦妃:秦穆公之女弄玉,她与萧史乘凤成仙。
  • 王子:指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好吹笙作凤凰鸣。
  • 鹅管:笙管像鹅毛管,故称。
  • 瑶草:仙草。
  • 粉霞红绶藕丝裙:写仙女的衣着,以彩霞、红绶带、藕丝来描绘裙子的美丽。
  • 青洲:传说中的仙洲。
  • 兰苕:兰花。
  • 羲和: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 海尘新生:沧海变桑田,形容世事变化大。

这首《天上谣》以奇幻的笔触描绘了天上的世界。开篇“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的宇宙空间,银河流转,流云似在模仿水声,充满了灵动的美感。接着描写了月宫中仙女采香、秦妃窗前的青凤、王子种瑶草等场景,展现了天上生活的闲适与美好。诗人笔下的天上世界是一个没有尘世烦恼、充满生机和自由的地方,这与他现实中怀才不遇的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的最后,诗人借羲和驾车和海尘新生,暗示了时光的无情和世事的变幻莫测,使诗歌在浪漫的氛围中又带有一丝深沉的思考。

这首诗想象丰富,意境奇幻瑰丽。诗中描绘了一幅天上仙境图,银河流动、仙女采香、王子种仙草等场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诗人通过对天上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美好境界,表达了他对自由、美好的向往。同时,诗的结尾“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透露出一种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贺生活在中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他虽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一生郁郁不得志。这首《天上谣》创作于其青年时期,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便常常借助想象的翅膀,飞向奇幻瑰丽的神仙世界,以摆脱现实的苦闷。此诗便是他这种创作心态下的产物,描绘了一个神秘、美妙的天上世界。

作者信息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

古诗数量:453名句数量: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