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歌

李贺 〔唐朝〕

紫皇宫殿重重开,夫人飞入琼瑶台。

绿香绣帐何时歇, 青云无光宫水咽。

翩联桂花坠秋月,孤鸾惊啼商丝发。

红壁阑珊悬珮珰,歌台小妓遥相望。

玉蟾滴水鸡人唱, 露华兰叶参差光。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紫皇的宫殿一重又一重地打开,李夫人仿佛飞进了美玉砌成的瑶台。绿色的绣帐中香气缭绕,这欢娱何时才会停歇?青云暗淡无光,宫中的流水也似在呜咽。

桂花翩翩联翩地在秋月下坠落,孤鸾发出惊啼,如商丝弦发出的悲音。红色的墙壁渐渐暗淡,只有玉佩还悬挂在那里,歌台上的小妓远远地相望。

玉蟾蜍滴漏,报晓的鸡人唱起了晨曲,露珠在兰叶上闪烁着参差的光芒。

  • 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有"诗鬼"之称,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 李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妃,她的故事见于《汉书·外戚传》。
  • 商声是古代五音之一,对应秋天,常用来表达悲愁之情。
  • 铜壶滴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通过水滴的声音来判断时间。
  • 鸡人是古代宫中掌管报时的官员,他们在天将亮时模仿鸡叫报晓。
  • 紫皇: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为"紫皇",这里指皇帝。
  • 琼瑶台:用美玉砌成的楼台,形容宫殿的华丽。
  • 绿香绣帐:指华丽的帷帐,也暗示李夫人的宠爱。
  • 商丝发:商丝指悲切的乐声,发指发出。
  • 珮珰:玉制的装饰品,这里指李夫人的遗物。
  • 玉蟾滴水: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壶上刻有蟾蜍。
  • 鸡人唱:宫中报晓的人。

李贺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奇崛的语言风格著称。在《李夫人歌》中,诗人通过对李夫人故事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生命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紫皇宫殿"、"琼瑶台"、"桂花坠秋月"等,这些意象不仅营造了一种奢华而又凄凉的氛围,也暗示了李夫人的命运。诗人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揭示了荣华富贵的虚幻和无常。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也非常精美。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例如,"青云无光宫水咽"一句,将青云和宫水拟人化,生动地表现了李夫人去世后宫廷的凄凉景象。

总的来说,《李夫人歌》是一首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李贺卓越的才华,也让我们对唐代宫廷生活和人生哲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首诗以李夫人的故事为背景,通过描绘宫廷的奢华和李夫人的早逝,表达了人生短暂、荣华易逝的主题。全诗意境凄美,用词华丽,充满了李贺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的开篇"紫皇宫殿重重开,夫人飞入琼瑶台",描绘了李夫人受宠时的辉煌场景。然而,接下来的"绿香绣帐何时歇,青云无光宫水咽"则暗示了这种荣华富贵的短暂。诗中"翩联桂花坠秋月"一句,以桂花在秋月下坠落的景象,象征着李夫人的早逝。

最后几句"玉蟾滴水鸡人唱,露华兰叶参差光",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整首诗以景结情,余味悠长。

李贺的《李夫人歌》是他以汉武帝时期的李夫人为题材创作的诗歌。李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妃,她美丽动人,能歌善舞,但不幸早逝。汉武帝对她念念不忘,甚至命人招魂希望再见她一面。

李贺生活在中唐时期,此时唐朝已经由盛转衰,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诗人以李夫人的故事为载体,可能暗含着对宫廷生活的奢华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作者信息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

古诗数量:453名句数量: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