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发

李贺 〔唐朝〕

东床卷席罢,濩落将行去。

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1. 古诗译文 5. 知识点 2. 古诗注解 6. 讲解 4. 古诗赏析 3. 创作背景

在东窗下把席子卷好收拾完毕,失意落寞地将要起身离去。

秋日的天空一片高远空阔,阳光洒满了门前的道路。

李贺,字长吉,有“诗鬼”之称,其诗歌风格奇崛冷艳、幽峭凄恻,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奇特的想象来表达情感。

这首诗属于五言绝句,是唐诗中常见的体裁,每句五个字,共四句,讲究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

诗中的“秋”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烘托凄凉、萧瑟的氛围,或表达思乡、离别等情感。

  • 东床:指东窗下的床榻,也可泛指住处的床。
  • 卷席罢:把席子卷起来收拾好,暗示即将启程。
  • 濩落:形容人失意、潦倒的样子。
  • 将行去:将要离开。
  • 秋白:指秋日天空的明朗、高远,也带有秋日的清冷之意。
  • 遥遥空:形容天空辽阔高远,空旷无际。
  • 日满门前路:阳光洒满门前的道路。

《将发》是李贺的一首短诗,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我们先来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前两句写诗人收拾行装准备离去,“濩落”一词是理解诗人情感的关键,它直接告诉我们诗人此时的失意状态。

再看后两句的景物描写,秋日的天空高远空旷,这既是眼前实景,也象征着诗人未来的漂泊之路如同这天空一般,迷茫而广阔。阳光洒满门前路,看似明亮,却无法驱散诗人心中的落寞,反而让他即将踏上旅途的身影更加孤单。

在赏析时,要注意体会诗人如何将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巧妙结合,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同时,结合李贺的生平经历,能更深刻地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怀才不遇、漂泊无依的感慨。这首诗虽短,但字字千钧,将离别时的复杂心绪刻画得入木三分,展现了李贺高超的诗歌艺术技巧。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离别前的情景,意境苍凉而开阔。首联“东床卷席罢,濩落将行去”,通过“卷席”这一具体动作,点明即将出发的情景,“濩落”一词直接抒发了诗人失意落寞的心情,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颔联“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转而描写景物。秋日的天空高远空阔,“遥遥空”既写出了空间的广阔,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空落与迷茫;而“日满门前路”则描绘出阳光洒满前路的景象,在萧瑟的秋景中增添了一丝明亮,却也反衬出诗人即将独自踏上漫长旅途的孤寂。全诗情景交融,将离别时的复杂心绪融入到眼前的景物之中,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李贺是中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一生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此诗《将发》可能创作于他某次即将离开某地之时,或许是在经历了一段失意的生活后,准备前往新的地方寻求机遇或漂泊他乡。诗中流露的濩落之感,与他常年不得志的人生境遇相契合,反映了他在漂泊途中的心境。

作者信息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

古诗数量:453名句数量: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