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台古愁

李贺 〔唐朝〕

梁王台沼空中立,天河之水夜飞入。

台前斗玉作蛟龙, 绿粉扫天愁露湿。

撞钟饮酒行射天,金虎蹙裘喷血斑。

朝朝暮暮愁海翻,长绳系日乐当年。

芙蓉凝红得秋色, 兰脸别春啼脉脉。

芦洲客雁报春来,寥落野篁秋漫白。

1 古诗译文 5 知识点 2 古诗注解 4 古诗赏析 3 创作背景

梁王的亭台楼阁仿佛在空中矗立,天河之水在夜晚仿佛飞入台沼。 台前有用玉石雕琢的蛟龙,绿色的苔藓如粉扫过天空,带着愁意被露水沾湿。 梁王曾经在此撞钟饮酒,甚至做出射天的狂妄之事,他穿着绣有金虎纹的裘衣,那花纹如喷溅的血斑。 他整日担忧海水翻腾,希望能用长绳系住太阳,永远享受欢乐时光。 荷花凝聚着红色,呈现出秋色,兰花仿佛带着别春的愁容,脉脉含情地哭泣。 芦苇洲上的客雁报来了春天的消息,而寂寥的野竹在秋霜中渐渐变白。

  • 李贺(约790年-约817年),字长吉,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 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刘恒的次子,汉景帝刘启的同母弟,封于梁国,建都睢阳(今河南商丘)。
  • 梁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园林,为梁孝王刘武所建,也叫兔园,后人多以梁园代指开封。
  • 射天典故出自《史记·宋微子世家》,宋王偃"盛血以韦囊,县而射之,命曰射天",后比喻人骄横狂妄。
  • 长绳系日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传说,意为用长绳系住太阳,希望留住时光。
  • 李贺的诗歌风格独特,以奇崛冷艳、虚幻荒诞著称,常常运用神话传说和怪诞意象来表达情感。
  • 梁王台沼:指梁孝王刘武所建的兔园,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东。
  • 天河:银河。
  • 斗玉作蛟龙:形容用玉石雕刻的蛟龙。斗玉,以玉相斗,形容玉石之美。
  • 绿粉:指苔藓。
  • 射天:古代的一种狂妄行为。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宋王偃曾用箭射天,表示对上天的不敬。这里借指梁王的骄横。
  • 金虎蹙裘:指绣有金虎纹的裘衣。蹙,皱缩,这里形容花纹的立体感。
  • 长绳系日:典出傅玄《九曲歌》:"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希望留住时光。
  • 芙蓉:荷花。
  • 兰脸:形容兰花如美人的脸。
  • 野篁:野竹。

这首诗以梁台为中心,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历史典故的运用,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的开篇"梁王台沼空中立,天河之水夜飞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梁台的高耸和壮观,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通过"斗玉作蛟龙""绿粉扫天愁露湿"等描写, 细腻地刻画了梁台的精美和荒凉,暗示了昔日的繁华已经逝去。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借"射天""长绳系日"等典故,讽刺了梁王的骄横和妄想留住时光的徒劳。 最后,诗人以"芙蓉凝红得秋色,兰脸别春啼脉脉"和"芦洲客雁报春来,寥落野篁秋漫白"等诗句,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整首诗想象奇特,意境苍凉,语言瑰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生相结合, 使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是李贺凭吊战国时期梁国遗迹所作。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之子,汉景帝之弟, 曾营造规模宏大的梁园,聚集了许多文人雅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的繁华早已不再, 只剩下一片荒芜的遗迹。李贺一生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他在游览这些古迹时, 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借古讽今,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作者信息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

古诗数量:453名句数量: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