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李贺 〔唐朝〕

驱马出门意,牢落长安心。

两事谁向道,自作秋风吟。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我策马驱驰出门,心中满是感慨,羁留长安,内心空虚寂寞。这两种情绪能向谁倾诉呢?只能独自在秋风中吟唱。

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以神话传说、鬼怪灵异为题材,风格独特,被后人称为“诗鬼”。他的诗歌常常运用奇特的想象、瑰丽的辞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情感,这也是李贺诗歌的一个特点。

  • 驱马:策马、赶马。
  • 牢落:孤寂、无所寄托。
  • 两事:指“驱马出门意”和“牢落长安心”这两种心情。
  • 秋风吟:在秋风中吟唱,暗示自己的诗作像秋风一样萧瑟凄凉。

这首诗的理解重点在于体会诗人的心境。从“驱马出门”这个动作,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不平静。而“牢落长安心”则揭示了他在长安的处境,可能是仕途不顺,也可能是在异乡的孤独。“两事谁向道”体现出诗人无人倾诉的痛苦,最后“自作秋风吟”,诗人以秋风中的吟唱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让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孤独的身影在秋风中徘徊、吟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李贺的诗歌风格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这首诗短短二十字,却蕴含了诗人深沉的情感。首句“驱马出门意”,一个“驱”字,生动地展现出诗人急切又无奈的心境,他驱马出门,似是想要摆脱心中的烦闷。“牢落长安心”则点明了诗人在长安的孤寂与失落。后两句“两事谁向道,自作秋风吟”,将诗人无人倾诉的孤独感推向高潮,只能在秋风中独自吟唱,这秋风不仅是自然的秋风,更是诗人内心凄凉的写照。整首诗意境萧瑟,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李贺怀才不遇的悲愤与无奈。

李贺一生仕途坎坷,虽才华横溢却不得志。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在长安谋求仕途期间。当时他在长安,或许经历了诸多挫折和不如意,心中苦闷却无人可诉,于是写下此诗来抒发内心的孤寂与感慨。

作者信息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

古诗数量:453名句数量: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