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登乐游园见忆

元稹 〔唐朝〕

昔君乐游园,怅望天欲曛。

今我大江上,快意波翻云。

秋空压澶漫,澒洞无垢氛。

四顾皆豁达,我眉今日伸。

长安隘朝市,百道走埃尘。

轩车随对列,骨肉非本亲。

夸游丞相第,偷入常侍门。

爱君直如发,勿念江湖人。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从前你在乐游原游览,惆怅地望着天空将要昏暗。

如今我在大江之上,江波翻卷、云气变幻,心中畅快。

秋日的天空笼罩着广阔的天地,宏大开阔没有一点污浊的气氛。

向四周望去,景象都十分开阔,我紧锁的眉头今天终于舒展开来。

长安的朝堂和集市狭窄拥挤,各条道路都飞扬着尘埃。

高车大马在队列中随行,骨肉亲人也不如原本那样亲密。

在丞相府第夸耀游览之乐,又偷偷进入常侍的家门。

喜爱你正直如头发般(纯粹),请不要挂念我这个漂泊江湖的人。

1. 唱和诗:古代诗人相互酬答之作,元稹与白居易之间多有唱和,形成了“元白体”诗风。

2. 乐游原:唐代长安著名的游览胜地,许多诗人都曾在此留下诗作,如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便作于乐游原。

3. 元稹:唐代中期诗人,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其诗风格浅切明快,反映社会现实。

4.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

5. 古代官职:诗中提到的“丞相”“常侍”都是古代的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常侍为皇帝侍从官。

  • 酬乐天:酬答白居易。乐天是白居易的字。
  • 乐游园:即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 :日落时的余光,这里指天色将晚。
  • 快意:心情舒畅、愉快。
  • 澶漫:广阔无边的样子。
  • 澒洞:形容广阔无边、气势磅礴。
  • 垢氛:污浊的气氛。
  • 豁达:开阔,通达。
  • 隘朝市:朝堂和集市狭窄。
  • 埃尘:尘土,这里也可引申为世俗的纷扰。
  • 轩车:古代大夫以上乘坐的有帷幕的车,这里泛指高官显贵的车马。
  • 对列:队列。
  • 骨肉非本亲:意思是在官场的环境中,即使是骨肉亲情也不如原本那样纯粹亲密。
  • 丞相第:丞相的府第。
  • 常侍:官名,皇帝的侍从近臣。
  • 直如发:像头发一样直,形容人正直不阿。
  • 江湖人:指漂泊在江湖、远离官场的人,这里是元稹自指。

《酬乐天登乐游园见忆》是元稹回复白居易的一首唱和诗,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首先,从诗歌的结构来看,前四句通过对比白居易过去在乐游原的惆怅和自己现在在大江上的快意,引出诗人当下的心境。中间四句着重描绘江边开阔的景象,“秋空压澶漫,澒洞无垢氛”展现出江天的广阔与洁净,这种环境让诗人“四顾皆豁达,我眉今日伸”,心情得以舒展。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描写长安的景象,“长安隘朝市,百道走埃尘”不仅写出了长安的拥挤,更暗含了对官场纷扰的感慨,“轩车随对列,骨肉非本亲”则进一步揭示了官场中人际关系的淡薄。最后四句,诗人表达了对白居易正直品格的赞美,同时劝友人不要挂念自己,体现了二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整首诗通过场景的转换和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开阔生活的喜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也传递了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是一首情景交融、情感真挚的佳作。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唐诗的艺术魅力,还能了解到当时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场景对照,展现出诗人不同的心境和对官场与江湖的不同感受。开篇“昔君乐游园,怅望天欲曛”回忆白居易曾在乐游原的惆怅,引出下文自己如今在大江之上的“快意”。“秋空压澶漫,澒洞无垢氛。四顾皆豁达,我眉今日伸”几句,描绘出秋日江天的广阔澄澈,与诗人舒展的心境相呼应,画面开阔,情感真挚。

接着“长安隘朝市,百道走埃尘”等句,刻画了长安官场的狭窄、喧嚣与世俗,与前文江边的豁达形成鲜明对比,暗含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最后“爱君直如发,勿念江湖人”,既赞美了白居易的正直品格,又劝慰友人不必挂念自己,情感真挚深厚,体现了二人之间纯粹的友谊。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表达直白而深沉,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情感和意境更加鲜明。

这首诗是元稹酬答白居易《登乐游园见忆》的作品。元稹和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二人交情深厚,常以诗唱和。当时元稹可能处于远离长安的地方,而白居易在长安登乐游原有所感并作诗寄给元稹,元稹便以此诗回应。从诗中内容来看,元稹此时可能摆脱了长安官场的纷扰,身处较为开阔的江景之中,通过对比长安的局促与江边的豁达,表达自己的心境,同时也体现了与白居易之间的情谊。

作者信息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古诗数量:691名句数量: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