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阴秋镜,寒为寂寞资。
轻寒酒醒后,斜月枕前时。
倚壁思闲事,回灯检旧诗。
闻君亦同病,终夜远相悲。
月是阴秋镜,寒为寂寞资。
轻寒酒醒后,斜月枕前时。
倚壁思闲事,回灯检旧诗。
闻君亦同病,终夜远相悲。
月亮是阴冷秋天的镜子,寒冷是寂寞的凭借。
微寒中从酒醒过来,正是斜月照在枕前的时候。
靠着墙壁思索着零星琐事,重新点亮灯火翻阅旧日的诗作。
听说你也和我有同样的境遇,整夜在远方与我一同悲伤。
1.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代诗人、文学家。他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
2. 诗歌中的“以景衬情”手法,本诗中通过描写秋夜的月、寒等景物,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悲伤。
3. “寄”字表明这是一首寄赠诗,寄赠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题材,多为诗人向亲友表达思念、问候、感慨等情感而作。
4. 古诗中常用“月”这一意象表达思念、孤寂等情感,本诗也借助“月”来烘托氛围,传递情感。
我们先来整体感知这首诗,它是元稹在初寒的夜晚写给友人卢子蒙的作品,充满了孤寂之情与对友人的牵挂。
首联“月是阴秋镜,寒为寂寞资”,把月亮比作阴秋的镜子,既写出了秋月的清冷明亮,又用“寒”字点出天气特点,同时点出寒冷助长了寂寞,为全诗奠定了孤寂的基调。
颔联“轻寒酒醒后,斜月枕前时”,具体描写了诗人的处境。从酒醉中醒来,感受到轻微的寒意,此时斜月照在枕前,说明夜已深沉,诗人却难以入眠,进一步体现了他的孤寂。
颈联“倚壁思闲事,回灯检旧诗”,通过“倚壁”“回灯”“检旧诗”这些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孤寂中的行为。他思绪万千,只能通过翻阅旧诗来排遣,这背后是内心的空虚与对过往的怀念。
尾联“闻君亦同病,终夜远相悲”,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由自己的孤寂想到友人也有着同样的境遇,虽然相隔遥远,但这份共同的悲伤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体现了真挚的友情,也让这份孤寂有了一丝共鸣的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语平实,却将情感表达得十分细腻,通过景物描写与动作刻画,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诗人在寒夜中的孤寂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情感。
这首诗以“初寒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开篇“月是阴秋镜,寒为寂寞资”,将月亮比作阴秋的镜子,形象地写出了秋夜月色的清冷,而寒冷则成了寂寞的帮凶,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
“轻寒酒醒后,斜月枕前时”两句,描绘了诗人酒醒后的情景,轻微的寒意、斜照在枕前的月光,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难以入眠的状态。
“倚壁思闲事,回灯检旧诗”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孤寂之举。靠着墙壁思索琐事,重新点灯翻阅旧诗,这些动作都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空虚与对过往的追忆。
最后“闻君亦同病,终夜远相悲”,由己及人,想到友人也处于同样的境遇,于是二人虽相隔遥远,却能在这漫漫长夜中一同悲伤,将友情与孤寂的情感推向深处,使诗意更加浓厚。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将寒夜中的孤寂与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元稹是中唐时期的诗人,他的诗作常常饱含真挚的情感,多涉及友情、爱情以及个人境遇的感慨。卢子蒙是元稹的友人,二人之间多有诗歌唱和。此诗题为“初寒夜寄卢子蒙”,从诗中内容可知,这是在一个初寒的夜晚,诗人身处孤寂之中,联想到同样境遇的友人,于是写下这首诗寄给对方,以抒发内心的情感。当时元稹可能正处于人生的失意或孤寂阶段,寒冷的夜晚更添愁绪,便通过诗歌向友人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