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不用闲惆怅,且作花间共醉人。
算得贞元旧朝士,几人同见太和春。
刘郎不用闲惆怅,且作花间共醉人。
算得贞元旧朝士,几人同见太和春。
刘郎你不必无端地惆怅,暂且在花丛中与大家一同畅饮沉醉吧。
细数当年贞元年间的旧臣,如今还有几人能一同见证这太和年间的春光呢。
1. 唱和诗:古代诗人相互间应答酬谢所作的诗,元稹与白居易之间的唱和诗较多,形成了独特的文学现象。
2. 贞元、太和:均为唐朝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3. 元稹:唐代文学家,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其诗辞浅意哀,颇为动人。
4.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酬白乐天杏花园》是元稹与白居易唱和中的一首佳作。首先,从题目可知这是一首酬答诗,是元稹对白居易《杏花园》一诗的回应,体现了二人之间深厚的文学情谊。
诗的前两句以劝慰的口吻开篇,“刘郎不用闲惆怅,且作花间共醉人”,这里的“刘郎”结合当时的文人交往语境,很可能是指他们共同的友人,诗人劝友人放下惆怅,在花丛中一同饮酒,这既是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也为后文的感慨做了铺垫。
后两句“算得贞元旧朝士,几人同见太和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眼前的春光联想到往昔,贞元年间的旧臣到太和年间还能在世见到这春光的已经寥寥无几。这不仅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暗含着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无奈。通过新旧时代的对比,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变迁联系起来,使得诗歌的意境更为深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在看似轻松的劝慰中蕴含着深沉的人生感慨,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诗歌开篇“刘郎不用闲惆怅,且作花间共醉人”,语气亲切,劝慰友人不必惆怅,暂且享受花间共醉的美好时光,表面上显得豁达洒脱,实则暗藏着对人生的感慨。后两句“算得贞元旧朝士,几人同见太和春”,以设问的方式,将思绪拉回往昔,通过贞元旧臣与太和春光的对比,凸显出时光的无情与世事的沧桑。寥寥数语,既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惋惜,也流露出对当下相聚时光的珍惜,情感深沉蕴藉,耐人寻味。全诗语言质朴平实,却蕴含丰富情感,在平淡中见功力。
这首诗是元稹为酬答白居易的《杏花园》而作。元稹和白居易同为中唐时期重要诗人,二人交情深厚,常以诗文唱和。当时处于太和年间,距离贞元年间已有数十年,时局变迁,人事更迭。诗中提及的贞元旧臣所剩无几,诗人借此抒发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与友人在春日花丛中相聚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