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
惆怅城西别,愁眉两不开。
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
惆怅城西别,愁眉两不开。
漫长的一生在忧愁中度过,万千感慨在沉醉时涌上心头。
在城西分别之时心中满是惆怅,两道愁眉许久都无法舒展。
1.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2. 韦应物是中唐时期的诗人,其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因曾任苏州刺史,被称为“韦苏州”。
3. 这首诗属于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全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讲究平仄和押韵,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4. 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通过离别场景抒发愁绪)和细节描写(“愁眉两不开”)的表现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别韦苏州》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表达离别愁绪的五言绝句。我们先来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描绘了人生在忧愁中度过,各种感慨在醉意中涌现,这里的“百年”和“万感”都是夸张的说法,目的是强调愁绪之深、感慨之多。
接着看“惆怅城西别,愁眉两不开”,明确点出了在城西与韦应物分别时的惆怅心情,“愁眉两不开”这一细节,让我们仿佛能看到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紧锁眉头的模样,将抽象的愁绪变得具体可感。
从情感表达来看,诗人没有刻意渲染离别场面的轰轰烈烈,而是用朴素的语言传递出深沉的情感,让我们体会到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以及离别带来的伤感。同时,通过这首诗,我们也能了解到唐代诗人之间的交往以及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对情感的细腻捕捉和表达。
在学习这首诗时,要注意体会其中的情感,理解诗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同时了解相关的作者和文学常识,这样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将离别时的愁绪刻画得入木三分。首联“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从人生的大背景入手,把一生的忧愁和万千感慨浓缩其中,“醉中”既可能是实写饮酒,也暗示了借酒消愁却愁更愁的状态,为下文的离别之愁做了铺垫。
颔联“惆怅城西别,愁眉两不开”,聚焦于城西分别的场景,“惆怅”直接点出情绪,“愁眉两不开”则通过细节描写,将内心的伤感外化为具体的神态,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那份难以排解的离愁。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其真实的情感打动人心,将离别时的复杂心绪清晰地呈现出来。
白居易与韦应物都是唐朝有影响力的诗人,两人之间可能存在交往。此诗是白居易在与韦应物于城西分别时所作。从诗中所流露的愁绪来看,当时可能两人面临着较长时间的分别,或是在人生境遇中都有着各自的忧愁,使得这次分别更添伤感。具体的创作时间虽不明确,但可以推测是在两人交往过程中一次情感真挚的离别场景下诞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