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凤楼晚望

白居易 〔唐朝〕

晴阳晚照湿烟销,五凤楼高天泬寥。

野绿全经朝雨洗, 林红半被暮云烧。

龙门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

自入秋来风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

注解 创作背景

  ①湿烟:雾气。

  ②泬(xue)寥:

  空旷清朗貌。

  ③龙门:在洛阳城南13公里处,此处伊水北流,青山对峙,远望如天然门阙,称伊阙,又称龙门,以龙门石窟寺著名。翠黛:山的青绿色。

  翠,青绿;黛,深黑。此句指龙门两山相对峙,好似两道眉毛。

  ④伊水:洛水支流,流经洛阳城南。

  ⑤就中:即其中。

  此诗原注为“太和六年八月十日作”,写作者登五凤楼所见洛阳景象,色彩鲜明,意境生动。

  五凤楼,唐时洛阳宫城正门,因端门上高耸五楼,故称五凤楼,毁于宋代以后。

作者信息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古诗数量:3471名句数量: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