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八百洞

未知 〔唐朝〕

太极之年混沌坼,此山亦是神仙宅。

后世何人来飞升,紫阳真人李八百。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在宇宙初始的太极年代,混沌的状态开始分裂开辟,这座山也是神仙居住的宅邸。

后世有谁在这里飞升成仙呢?是紫阳真人李八百。

1.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最原始的混沌状态,后被道教吸收,成为其宇宙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混沌:原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模糊状态,在文学和哲学中常用来表示一种原始、蒙昧的状态。

3. 飞升:道教术语,指修炼者达到一定境界后,脱离凡胎,升入仙界,是道教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

4. 李八百:道教传说中的仙人,关于他的传说在民间和道教典籍中多有记载,被认为是长寿和得道的象征。

5. 题壁诗:这首诗属于题壁诗的一种,题壁诗是古代文人将诗作题写在墙壁、石碑等地方的一种文学形式,便于流传和交流。

  • 太极太极之年:指宇宙初始、天地未分的混沌时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天地开辟前的状态。
  • 混沌坼:混沌,指天地未开辟前的原始状态;坼,意为分裂、开辟。
  • 神仙宅:神仙居住的地方。
  • 飞升:道教指道教中修炼人修炼得道后,肉体或灵魂魂升入仙界的过程。
  • 紫阳真人李八百:李八百是道教传说中的神仙,据说他活了八百岁,被尊为紫阳真人,在道教文化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题李八百洞》是一首与道教文化相关的古诗。首先,从诗句本身来看,前两句描绘了宇宙初始的景象以及李八百洞所在山峦的神圣,把读者带入一个神秘的神仙世界。后两句则点明了此地与李八百飞升的关联,让诗歌的主题更加明确。

从文化内涵来讲,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时期道教的盛行以及人们对神仙生活的向往。李八百作为传说中的仙人,是道教文化的一个符号,诗人通过对他的提及,表达了对道教所追求的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境界的推崇。

在阅读这首诗时,我们可以结合道教的基本概念和唐朝的社会文化背景,更好地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同时,诗中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也展现了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首诗开篇“太极之年混沌坼,此山亦是神仙宅”,从宇宙的起源写起,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将李八百洞所在的山峦称为“神仙宅”,点出了此地的非凡之处,仿佛自天地开辟以来,这里就充满了仙气,为后文写仙人飞升埋下伏笔。

后两句“后世何人来飞升,紫阳真人李八百”,以设问的方式引出紫阳真人李八百,既回答了前文的疑问,又突出了李八百在此飞升的传说,使诗歌与当地的神仙文化紧密相连。全诗语言简洁古朴,充满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传说中仙人的崇敬之情,体现了唐朝时期道教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由于这首诗的作者未知,其具体创作背景难以确切考证。从诗的内容来看,可能是诗人位游览李八百洞的文人所作。李八百是道教传说中的重要人物,相关的洞府可能是道教文化中的一处胜地。诗人游览此地,有感于传说中李八百在此飞升的故事,以及洞府所在山峦的仙气缭绕,从而写下这首诗来赞美此地的神奇,缅怀李八百这位传说中的仙人。唐朝时期,道教文化盛行,神仙传说在社会中广为流传,这也为这类诗作的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

作者信息
未知

未知

古诗数量:4870名句数量:9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