埴是什么意思

埴的解释 埴怎么读

"埴"字共有11画,拼音:zhí,注音:ㄓˊ,部首:土,笔画数:11画,字体结构:左右结构,五行:土,五笔:FFHG,Unicode编码:U+57F4,郑码:BELC,仓颉:GJBM,"埴"字笔顺:一丨一一丨丨フ一一一一

简体 繁体
拼音 zhi 音标 zhí
部首 结构 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 FFHG
笔画 11画 繁画 11画
注音 ㄓˊ Unicode U+57F4
郑码 BELC 仓颉 GJBM
笔顺 一丨一一丨丨フ一一一一
笔顺读音 横、竖、横、横、竖、竖、横撇、横、横、横、横

【埴】的含义


zhí
黏土。

笔画数:11;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12251111


埴汉字的详解


zhí
【名】
细腻的黄粘土〖yellowclay〗
埴,黏土也。从土,直声。——《说文》
厥土赤埴坟。——《书·禹贡》
博埴之工二。——《考工记》
我善治埴。——《庄子·马蹄》
若玺之抑埴。——《淮南子·齐俗》
桴木负埴,载流于。——《湘源二妃庙碑》
土地〖earth〗
埴索涂,冥行而己矣。——《法言·修身》

埴轮
zhílún
〖hanjwa〗通常是空圆柱形或粗制泥人像,一般指古代日本人在山冈坟幕上的烘干大泥像